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曹刿论战》课件1 新人教版.ppt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曹刿论战》课件1 新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曹刿论战》课件1 新人教版

课文探究 ※ 本文共三个自然段,概括一下各段内容。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第三段:曹刿论鲁国取胜的原因。 ※ 整篇文章是以什么方式来展开情节的? 人物对话的方式 ※曹刿为什么要请见鲁庄公? 因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当时国难当头之时, 大官们只顾自己的切身利益,不能深谋远虑(考虑国家利益);而曹刿作为鲁国人民的一员,怀着一颗爱国心,认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所以自告奋勇的去请见鲁庄公。 ※曹刿认为“肉食者鄙”,其“鄙”表现在哪些方面? 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从鲁庄公的“三答”可以看出:他把取胜的希望首先是寄托在身边的大臣身上;然后是寄托在神灵的保佑上,而不是老百姓;他不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2、在战斗开始前,“公将鼓之”(急于击鼓进军);战斗打响后,“公将驰之”。——说明鲁庄公未察敌情,贸然进军,可见军事上的无知。 3、“既克,公问其故”,说明他战胜了敌人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见其平庸。 ※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1、战前“三问”,可见他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在鲁庄公说出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后,曹刿认为鲁庄公以民为本,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自然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可以凭之打一仗。 2、战斗中能掌握将士心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善于观察敌情(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准确把握战机,把握了有利的反攻和追击时机,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曹刿认为“有利的反攻时机和追击时机”分别是哪个时候? 有利的反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 有利的追击时机——“辙乱旗靡”之时(“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纵观全文,你认为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的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1、战前准备充分。鲁国国君做到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政治上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 2、选择了有利的作战地点——长勺。长勺在鲁国,鲁军熟悉地形,占据了“地利”的有利条件。 3、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 “天时”因素 4、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认敌人无埋伏时——“辙乱旗靡”之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 “天时”因素 鲁国具备了作战中的“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最重要的是占有“人和”这个要素,所以,在“长勺之战”中取胜是必然的了。 ※ 第三段曹刿论战时,段中哪一句话已成为成语? 一鼓作气 ※ 分析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曹刿战前与鲁庄公论“战前准备”,他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说明他具有远见的政治卓识。 战斗中,它能选择有利的反攻时机和追击时机——说明他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本文的详略安排有何特色? 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了曹刿的言论(战前准备的论述、战后取胜原因的分析),战斗经过略写。 这样的剪裁,详略得当,有助于突出中心。 出自本文的成语 一鼓作气: 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辙:车辙;靡:倒下。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军队溃败逃窜。 请用原文填空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你知道多少? 淝水之战、巨鹿之战、长勺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曹操 ~ 袁绍 曹操~周瑜 项羽~章邯 苻坚~谢安 《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史书。 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书中保留了大量古代史料。许多篇目文字优美,尤擅长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左传》简介 小知识:春秋三传: 左传 谷梁传 公羊传 春秋三传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左传》 作者公羊高 作者谷梁赤 作者左丘明 关于史书的体例 史书有三种体例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 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叙写史实. 《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 所独创,如《史记》. 齐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他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