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卓越工程师二-4. 焊接质量控制和管理-焊接缺陷及质量控制2
影响结构的外形尺寸及其精度
纵向、横向收缩使结构尺寸变短,若超出尺寸公差允许的范围,会使构件报废;
波浪变形会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
影响后续结构的组装
5.2 焊接变形的危害
提高了制造成本
为了保证焊后机加工所需的尺寸,预留相当大的加工余量,增加了材料消耗和加工费用;
矫形工作量增加
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
如压力容器筒体或球体对接接头的角变形会引起较大的附加弯矩,使局部应力增大而导致裂纹的萌生或失稳扩展而造成结构的破坏;
承压的柱体由于发生扭曲变形而使得承压能力大大降低
设计措施
尽量选用对称的构件截面和焊缝位置
5.3 预防焊接残余变形的措施
尽量减小焊缝的截面尺寸
用双U形和双V形坡口代替V形坡口
尽量减小角焊缝的焊角尺寸
角接时的不同接头形式
合理的安排焊缝位置
(a) (b) (c)
(a) (b)
工艺措施
反变形法:按照事先估计好的焊接变形的大小和方向,在装配时预加一个相反的变形。
选择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
大而复杂的焊接结构,先将结构简单的部件单独进行焊接,再总装成整体。
焊缝应尽量靠近结构截面的中性轴
对于焊缝非对称布置的结构,装配焊接时应先焊焊缝少的一侧
焊缝对称布置的结构,应由偶数焊工对称施焊
长焊缝焊接时,可采用分段焊接,以减小其焊后的收缩变形
主梁装配焊接
a) Ⅱ形梁结构示意图 b) Ⅱ形梁的装配焊接方案
a)
b)
a)
b)
c)
d)
压力机压型上模的焊接顺序
a)压型上模结构图 b)、c)、d)焊接顺序
圆筒体对接焊缝的焊接顺序
a)
b)
c)
d)
长焊缝的几种焊接顺序
(1)
(2)
(3)
(1)
(2)
(3)
刚性固定法:增加构件的刚度来减小焊接变形
利用焊接夹具增加结构的刚度和拘束
对接拼板时的刚性固定
T形梁的刚性固定与反变形
将焊件组合成刚度更大或对称的结构
筒体焊接刚性固定
利用临时支撑增加结构的拘束
使用刚性固定法应注意:
刚性固定法增加了焊缝的拘束度,使焊接残余应力增大,对焊接裂纹敏感性高的材料,尽量不采用该方法;
刚性固定法减小焊接变形是靠增加近缝区的塑性变形来实现的,它消耗了材料的塑性储备,对于高韧性材料,不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对于韧性差的材料,尽量避免使用该方法。
预拉伸法:在焊前将钢板用机械方法拉伸或用加热方法使之伸长,焊接是在有预张力或预膨胀的条件下进行的,焊后去除预张力或冷却回复,则有效降低焊接残余应力,减少焊接变形。
多用于薄板,防止波浪变形
拉伸法(SS)
加热法(SH)
拉伸加热法(SSH)
热平衡法
散热法:通过强迫冷却,使焊缝附近的材料所受热量大大减少,缩小热场的分布,从而减小焊接变形
a)
b)
c)
a)水浸法散热 b)喷水法散热 c)散热垫法散热
振动焊接技术
(b)振动焊接
(a)常规焊接
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
合理地选择焊接方法和焊接参数
能量集中:激光焊、真空电子束焊
焊接热输入小
机械矫正法:一种冷矫正方法,它是用机械力使部分金属得到延伸,产生拉伸塑性变形,使变形的构件恢复到所要求的形状
5.4 焊后消除焊接残余变形的方法
机械矫正法矫正梁的弯曲变形
滚压矫形
火焰矫正法:一种热塑性法,利用火焰加热金属时产生的膨胀导致压缩塑性变形,冷却后的收缩作用,使构件恢复到所要求的形状。
工字梁弯曲变形的火焰矫正
高频感应加热
激光加热技术
分组作业:
查阅国内外文献,分析T23钢再热裂纹产生的机理及控制措施;
查阅国内外文献,分析核电压力容器中镍基合金产生高温失塑裂纹的机理及控制措施;
查阅国内外文献,介绍X射线衍射法残余应力测量原理及优缺点;
查阅国内外文献,介绍中子衍射法残余应力测量原理及优缺点;
要求:
(1)每组参考文献不低于8篇,其中至少3篇为英文文献,英文文献需翻译成中文。
(2)报告不少于3页纸
(3)每组交一份报告,连同英文翻译稿于10月24日之前发到我的邮箱,xujijin_1979@sjtu.edu.cn。
分组:
(1)李涛、李秉松、徐炜、张岷涛、赵仁宇、夏智伟、陈翔隽
(2)李佳、颜家维、李玥、邓慕阳、王红宾、陶亦鸣
(3)施典、陈弘毅、万子轩、顾煜、李争、陈丹、吴杰飞
(4)肖旖、赵锟、石恺成、白浩然、黄治钢、张彬、刘士朝
谢 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