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监测与预防.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管监测与预防

三管监测与预防 ICU医院感染现状 ICU使用管道较多(监测性、治疗性、供给性、排泄性),使用时间长无形中曾加感染风险。据国外报道显示,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是普通病房的3倍以上。国内ICU感染率达10%~50%不等,多重耐药菌感染严重。 什么是目标性监测?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对选定目标开展医院管理监测。 医院三管监测的对象: 被监测患者必须是住进ICU进行观察、诊断和治疗的患者。 与ICU感染率计算有关的感染必须是发生在ICU,即患者住在ICU时,该感染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患者转出ICU或转往其他科室48小时内出现的感染仍属于ICU感染,感染日期属于转出ICU日期。 ICU常见的目标性监测有哪些 1.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2.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3.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S 一、VAP(呼吸机相关肺炎) 什么是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VAP是指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接受机械通气48小时后或撤机、拔除人工气道48小时内出现新的肺实质的感染。 危险因素 1.年龄大、住院时间长。 2.有慢性肺疾病者,长期卧床,意识丧失。 3.呛咳能力差,有痰不易咳出。 4.机械通气时间长,上机前应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易导致菌群失调。 5.消化道细菌易易位,长期使用H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胃酸缺乏易使细菌在消化道寄居。 其中机械通气时间长是VA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连续机械通气者发生VAP的危险性比未行机械通气者高6~12倍。近年来研究表明还将低血压作为判断VAP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诊断 判断是否存在肺炎 依据病史(机械通气48小时以上,有危险因素),结合体格检查、胸片等 明确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金标准:组织病理学有炎症反应;肺活组织培养微生物阳性 临床诊断标准(常用): 必要条件:胸片出现新的浸润影 同时满足以下两种或两种以上 发热;白细胞增高或降低;脓性痰 敏感性为69% 特异性为75% 治疗 1.加强人工气道的湿化 2.痰液引流:吸痰、体位引流 3.抗感染治疗:早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4.积极治疗原发病 5.免疫治疗 6.营养支持 7.加强护理工作 预防 1.每天进行洗必泰冲洗口腔,减少口腔和上呼吸道病原体定植。 2.如无禁忌症,床头抬高30º~45º。 3.神志清楚者鼓励患者咳嗽咳痰,进行振动排痰、体位引流、需要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4.掌握机械通气指征,病情许可下尽量行无创通气。 5.尽量少用或不用镇静剂,使用镇静剂期间行每日唤醒计划;每天评估病情,近早撤机或气管切开。 6.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天进行空气消毒通风。 7.注意囊上分泌物清除,尽量行声门下吸引。 8.保持合适的气囊压力,25cmH2O~30cmH2O。 9.鼻饲时匀速输注,尽量抬高床头。 10.呼吸机积水杯位置管路最低端,积水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定时更换,如污染及时更换。 二、CRBSI(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血管内导管是医院最常见的一种介入治疗,尤其是在ICU,这些导管为患者提供了治疗所必需的静脉通路的同时,也将患者置于发生局部或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危险中,包括局部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栓塞性静脉炎、心内膜炎、以及其他一些迁徙性感染灶。 现状 据文献报道,我国导管相关性感染率8.54%,CRBSI感染率达1.54%。 在ICU中,中心静脉导管较未插管者引起血液感染高出20~30倍。 常见的感染类型 导管病菌定植 局部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 输液相关性血液感染 CRBSI治疗 导管的处理:导管的选择、置管部位的选择。 抗菌药物的选择: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导管血选择合理抗菌药物。 CRBSI预防 置管时: 1.选择合适的导管,置管部位首选锁骨下静脉,避免股静脉。 2.置管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严格手卫生操作。置管者戴口罩、帽子、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置管部位严格消毒,铺大洞巾,以保证最大的无菌屏障。 3.置管时所用的器械或物品必需达到灭菌水平。 置管后护理: 1.置管部位无菌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 2.敷料定时更换,无菌纱布48小时更换;无菌透明敷料2次/周,如遇潮湿、松动、污染立即更换。 3.注意观察穿刺点情况:有无红肿热痛,如怀疑感染则立即拔出。 4.接触导管时严格执行手卫生,更换敷料时戴无菌手套。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