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的发明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北宋毕升发明胶泥印刷术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四大发明 南朝 圆周率 祖冲之 早1000多年 晚明 朱载堉“理由数显,数自理出” 构筑一套科学的音律体系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材料再现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晦阴观指南针。 ──《萍洲可谈》 是夜洋中不可住,维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 ──《真元妙道要略》 实战演练 ◆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句话反映出 A、中国古代发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 B、西方列强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会对历史 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三项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实战演练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实战演练 ◆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D.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展 学习探究:“李约瑟的困惑” 英国科学家、中国科技史大师李约瑟博士在《中国 科学技术史》中彻底推翻长期称霸国际史学界的 “西方中心论”,为中国科技讨回公道。李约瑟困惑: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遥遥领先,为何到16世纪却衰落了? ①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极大的限制和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封建社会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统治和文化专制政策对自然科学的束缚愈来愈严重; ③重农抑商政策、重文轻武和迷信落后思想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使中国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良机; ⑤自然科学的自身结构缺陷制约着中国自然科学发展。 总之,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没落是根本原因。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能够达到较高水平的原因: (1)经济因素:我国古代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一直处于世界 前列。 (2)政治因素:大多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下,国家的重视和组织。 (3)文化政策:统治者重视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4)交往政策:历代王朝大多实行开明开放政策,民族的 融合与交流,中外的交流,兼收并蓄。 (5)人的因素:科学家的努力、刻苦钻研、聪明才智和创 新精神。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2)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3)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 (4)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 遏制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 的动力。 (1)形成了大一统的技术结构:适合封建政治观念需要的科学文化在封建社会的框架内得以延续;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特点: 重视人文,轻视自然;讲究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视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概括。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进步性:古代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是有合理意义。 局限性:儒家对于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第一,实用性:大多是服务于农业和手工业,间接为强化大一统的君权服务; 第二,经验性: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第三,封闭性: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社会生产力。 第四,片面性: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多于自然科学。 (1)科技的发展是由政治、经济、教育、学术思想、科研工作者的努力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2)科技是生产力,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3)科学理论的研究是科学深入发展的基础。 (4)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或转化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5)从国家来讲,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6)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7)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压强复习课件_(正式)_3.ppt
- 压缩机培训资料(恩布拉克).ppt
- 厚德载物.pp教师版.ppt
- 压强和浮力中考复习课件(实用).ppt
-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连贯之衔接公开课.ppt
-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实词词类活用3公开课.ppt
- 原子吸收光谱仪常见问题.docx
- 原创《生物多样性保护》(人教版选修6).ppt
- 原创精品课件1:3.5对数函数.ppt
- 原子结构_氢原子光谱.ppt
- DB14T 3462-2025 井工煤矿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技术要求.pdf
- 专练01 七上《朝花夕拾》—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抢分练(全国通用)(原卷版).pdf
- 专题29 小说常考题+病句的10个“不放过”-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作文素材解读及运用.pdf
- 专题15 最新热点时评与写作角度解读+「人民日报」时评文章精选金句汇总-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作文素材解读及运用.pdf
- 专题12 九下《儒林外史》—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抢分练(解析版).pdf
- 专题28 思辨类话题名言金句+5篇关于经典人物的精彩时评+热点时评-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作文素材解读及运用.pdf
- 11 七下期中记叙文阅读训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部编版).pdf
- 04 人物传记阅读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部编版) .pdf
- 专题06 八上《红星照耀中国》—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抢分练(解析版).pdf
- 专练02 七上《西游记》—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抢分练(全国通用)(原卷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