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合医院门诊多躯体症状患者的患病观念和医患关系特点
综合医院门诊多躯体症状患者的患病观念和医患关系特点
综合医院门诊多躯体症状患者的患病观念和医患关系特点 综合医院门诊多躯体症状患者的患病观念和医患关系特点
史丽丽1,熊娜娜1,朱丽明2,张晓阳3,赵晓晖1,洪霞1,李涛1,蒋静1,孙夏媛1,魏镜1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1心理医学科2消化内科3中医科,北京100730
【摘要】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门诊多躯体症状患者的患病观念和医患关系特点。方法纳入2012年3月至10月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中医科和心理医学科门诊患者共150例,根据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somatic symptom scale of 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15)总分≥10和<10分为多躯体症状组(SOM+组)和对照组(SOM-组),每组各75例。患者就诊前完成疾病归因问卷,就诊后医生和患者分别完成医患关系问卷、本次就诊的满意度及所用时间量表。结果SOM+组患者认可由心理因素(16.0±4.3比13.5±4.9,P<0.01)、文化特定因素(6.5±1.8比5.6±1.8,P<0.01)导致患病的得分高于SOM-组。SOM+组患者的医患关系问卷总分(37.7±6.7比39.6±6.4,P=0.011)及“医生对我有所帮助”、“医生有足够的时间给我”和“对医生给的治疗很满意”条目得分显著低于SOM-组(P=0.028,0.038,0.022)。而医生对SOM+组患者评分在“为模糊主诉困扰”和“照顾病人费时”两条目上显著高于SOM-组(P=0.047,0.021),“面对病人心情舒适程度”评分显著低于SOM-组(P=0.014)。SOM+组患者和医生对于治疗的满意度均显著低于SOM-组(P=0.048,0.044)。关于就诊时间,患者评价SOM+组与SO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14),医生评价SOM+组显著长于SOM-组(P=0.030)。结论多躯体症状患者对疾病的归因既包括心理社会因素,也包括生理因素;此类患者的医患关系困难,患者常感到得不到帮助和时间不够,医生常感到困扰和费时。
【关键词】多躯体症状;躯体症状障碍;患病观念;医患关系;医患关系问卷
Med J PUMCH,2016,7(1):23-27
躯体症状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SD)是指出现痛苦的或导致严重功能损害的躯体症状,并伴有过度的、与疾病症状不相符的担忧、感受和行为,症状至少持续6个月[1]。此类患者常使用大量医疗资源,给医生的诊疗工作带来困难[2-5]。
为对该类患者特点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组选取分别代表生物医学、传统医学和心身医学的消化内科、中医科和心理医学科门诊患者。前期研究已发现多躯体症状者看病次数更多、症状持续时间更长、对日常生活影响更大,也具有更高的焦虑抑郁水平和更低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6]。本研究旨在探索多躯体症状患者的归因模式及医患关系特点。
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
纳入2012年3月至10月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中医科和心理医学科门诊候诊患者各50例,方法见文献[6]。以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somatic symptom scale of 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15)10分为临界点[7],多躯体症状组(SOM+组)PHQ-15总分≥10,对照组(SOM-组)PHQ-15总分<10。每科各组均纳入25例患者。
研究流程及工具
患者就诊前,完成包括PHQ-15和疾病归因问卷在内的自评问卷。PHQ-15共包含15项常见的症状主诉,每个条目按0分(没有困扰)、1分(少许困扰)、2分(很多困扰)进行评定。疾病归因问卷为患病观念问卷的一部分,包括18个可能导致患病的原因,分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既不同意也不反对”、“同意”和“非常同意”5个等级。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本研究将问卷条目归类为“心理因素”维度(C1、C9、C10、C12和C17),“环境和行为相关危险因素”维度(C3、C4、C7和C8)以及“文化特定因素”维度(C11和C18)。
患者就诊结束后,填写对本次就诊的医患关系问卷(patient-doctor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PDRQ)、对本次获得治疗的满意度(1~5分制)和认为本次就诊所用时间;接诊医生同时完成困难医患关系问卷(difficult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questionnaire,DDPRQ)、对本次给予患者治疗的满意度(1~5分制)和认为本次接诊所用时间。PDRQ包括9个条目,询问患者对医患关系的满意度,采用从“完全不符合(1分)”到“完全符合(5分)”的5级评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