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 食品工艺学实验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工艺学 食品工艺学实验报告

食品工艺学 食品工艺学实验报告 食品工艺学实验报告 试验作品: 椰丝黄金丸 团队名称: 第一小组 班 级: 食工0802 团队成员:张巧芸2008309203535 (组长) 王雅群2008309203527 陈 刚2008309204558 指导老师: 徐晓云 专 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一、实验原理: 本产品主要利用糯米面遇水后能较好成型,得到柔软、韧滑、香糯的口感的成品。加入红薯泥与糯米粉共揉之后不仅可使之口感风味呈现红薯特有的香味,更可使之呈现使人食欲大增的天然金黄的色泽。加之在丸子中心包上不同口味的花生和红豆沙馅,使之入口时口感风味更丰富。将包好馅的丸子半成品搓圆后,放入烧开的清水中煮熟后捞出冷却,再滚上椰丝即成为美味的成品。 二、实验目的: 1.制作口感佳,风味好,外形美观,天然美味的健康营养小吃零食。 2.通过试验不断探索改进,得到制作工艺最佳,成品感官质量较好的产品。 3.培养实验学习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用集体的劳动力量得到成果。 三、实验材料: 红薯500g、糯米粉300g、白砂糖100g、红豆适量、奶油花生适量,椰丝适量 四、实验仪器: 小刀,称,蒸锅,纱布,压泥器,不锈钢盆,电磁炉,煮锅,玻璃容器若干,冰箱 五、实验步骤及关键工艺(图片): 1、红薯原料处理:将500g红薯洗净削皮,切成较薄的片状后,放入蒸锅上的纱布上,在红薯上面均匀撒上一层白砂糖,盖上盖子后蒸熟,熟后待其稍凉,用压泥器捣烂压成红薯泥; 2、糯米面揉面成型:分次向捣成泥的红薯中加入糯米粉,加入总量为300g,因为红薯含水量的不同所需糯米粉的分量也会有些稍小的差异, 最终将糯米红薯面混合物搅拌成不粘手的面团; 3、面团分割:用称称量定量,将面团分割成约20克的等量剂子; 4、揉搓成型:将剂子搓圆,用大拇指按在中间慢慢旋转,使之形成一个小碗状,以适于放置馅于其中; 5、红豆馅处理:将适量红豆洗净后放入锅中煮熟,加适量白砂糖后用压泥器将其捣碎,放于玻璃碗中备用。 6、奶油花生馅处理:将100g奶油花生粒去皮,再用压泥器将其捣碎呈粉粒状,放于玻璃碗中备用 7、包馅成形:将不同的红豆馅和花生馅分别包适量于揉搓成型的剂子中,捏拢碗口后滚圆,将红薯圆子全部做好,放置在撒了些干糯米粉的案板上防粘; 8、煮制:煮锅里放清水烧开,将红薯圆子一个一个放入,用勺子轻轻推一下以防粘锅,用中火煮至丸子浮上水面即可; 9、冷却:将煮熟的丸子捞出,放在一个盛有凉开水的碗里使之冷却; 10、滚椰丝成型:等丸子凉后捞出,在椰丝里滚一下,使之周身都过上了椰丝即可,成品的椰丝黄金丸子呈金黄色泽,外层为雪白的椰丝,外观使人食欲大增; 11、成品保藏:做好的成品可放入保鲜盒保藏,夏天入冰箱冷藏后口感更好。 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试验探索: 1、糯米面与红薯泥的比例探索: 第一次试验,由于糯米面粉加入量太少,致使和面太稀,成型不好,粘手。 第二次实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采取了5:3的比例加入红薯和糯米面的量,结果表明该比例较佳,得到的面团成型好,不黏手。 2、熟制方法探索: 第一次试验,我们尝试用蒸制,炸制的方法进行熟制,结果表明炸制3分钟左右成型较佳,口感也很好,成品给大家感官鉴定之后得到一致好评。而蒸制很难成型,基本上为泥状,入口口感不好,总体感官不佳; 第二次试验,我们尝试用煮制和烤制的方法进行熟制,煮制5min后的成品成型也较好,色泽诱人,入口柔软、韧滑、香糯,感官评价较优。而经烘烤5min后的成品,成型也较好,外层松脆,里层呈粘糍的糯状且色泽呈黄灿灿的金色,异常诱人,但入口后风味不佳,且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异味。 3、甜度控制: 第一次试验没有加入白砂糖,得到的成品甜度明显不足。 第二次试验经查阅相关资料后,我们按5:3:1的比例加入了11%的白砂糖,成品甜度适中,无甜腻感,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4、内陷选择: 第一次试验,我们尝试加入了糊状的红豆沙内馅,成品甜腻感太强,且口感不佳,内陷呈糊状没有嚼劲。 第二次试验,我们稍加改进,加入捣碎的红豆泥和适量白砂糖做内馅,成品甜度适中,入口咀嚼时更有感觉,感官评价较佳。 第三次试验,我们尝试加入咸味内馅捣碎的花生粉粒,成品入口有嚼劲,且花生的香味强烈,风味口感佳。 第四次试验,我们尝试将甜味花生粉粒和红豆泥馅混合在一起,调成内馅包和,成品口感甜度适中,香味丰富,入口嚼劲十足,感官结果较好。 最终试验我们尝试做出甜味和咸味两种不同口味的内馅,以适合更多人的口味。 5、帮助成型的外层辅料选择: 第一次试验,成品外层没有滚上椰丝帮助成型,整体外观为金黄色,稍显单一,且成型欠佳; 第二次试验,经小组讨论决定,在成品外周滚上一层有益于成型且入口口感较好的椰丝,结果表明滚上椰丝后的产品成型更佳,口感更好,外形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