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板块构造学说PlateTectonics一个动态的地球
第三課: 板塊構造學說 (Plate Tectonics) : 一個動態的地球
一. 前言:
地質學的發展到現今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從1785年英國的赫登(James Hutton) 根據他的觀察,發表了“地球的理論”(Theory of the earth) 一文後,地質學才開始有了有系統的科學研究。但直到二十世紀中業,人類對地球的認識還只停留在一個靜態地球的觀念,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著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及地質學許多新的發現,一個動態地球的概念才逐漸被構築成形。在本章中我們要先談談大陸漂移與海底擴張學說,當然這兩個學說主要來解釋觀察到的地質現象,我們必須列出支持這二個學說的證據。末了我們要詳述板塊構造學說,作為前述兩學說的理論基礎。
二. 大陸漂移(Continental Drift):
1. 學說起源:
英國的斐根(Francis Bacon) 於 1620 年提出非洲與南美洲的陸緣可以彼此銜接。 魏格納(Wegener) 於 1912 年發表”大陸與海洋的起源”一文 (“The origins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
(a)魏格納提出一古大陸,稱為原始大陸 (Pangaea) , 被一原始大洋 (Panthalassa) 包圍 , Panthalassa 包含幾個小的海 (如 Tethys Sea) , 約在二億年前 Pangaea 破裂, 各大陸開始漂移至現今位置(圖3.1) 。
(b) 魏格納的證據 :魏格納是一傑出之氣象學家、地質學家兼探險家(圖3.2) 。他提出之證據首先是海岸線的吻合(少部分不符) ,他也發現不同大洲老的山脈與岩石種類遠隔大洋卻相吻合,有些約在一億五千萬年前的生物化石亦然。
(c)漂移的機制: 魏格納假設潮汐力為漂移之動力來源;但潮汐力經計算太過微弱,不足以驅動大陸作為漂移的動力來源 ,因此此學說式微,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重新被人提出。
2.大陸漂移證據:
(1)大陸拼圖:
1960年初英國的Edward Bullard 爵士利用大型計算機計算,重新作大陸之拼圖。 他考慮大陸邊緣曾經侵蝕,故以水深2000 公尺處計算,此深度在現今海岸線與洋底盆地 (ocean basins) 中間,代表當初真正大陸之邊緣,計算結果得到一個相當吻合之大陸拼圖(圖3.3)。
(2) 化石的記錄:
(a)由於生物演化是不可逆的,較老的岩層中,存在較原始種的化石,較年輕的地層中的化石較接近現生種,所以藉由生物化石可判斷地層的相對年齡。藉比較不同地方地層中的化石,與其上(較年輕) 、下(較年老)關係,好像在拼合一本散裝的書本,我們重新恢復書本中各頁正確的次序(圖3.4) ,所得到的一個時間表稱為地質時間表 。這種比較地層中的化石而得到各地層相對年齡的方法,稱為相對定年法(relative dating) 。
(b) 相同之化石在不同洲發現,惟有大陸漂移可解釋此現像,否則很難相信它們會游過大洋 (如圖3.5 Mesosaurus 恐龍化石在南美洲與非洲均曾發現) 。
(3) 岩石序列與山脈之吻合
(a) 多處地層間岩石種類與其變化的順序隔著大陸卻相吻合,此外老的山脈、構造 (如斷層、背斜等)與變質程度等,均可隔岸相連接(圖3.6) 。
(b)不同處岩石的年齡也可互相對應。 岩石的年齡可由岩石採樣中的不穩定的放射性元素與其衰變後穩定的生成物的比例決定,這是因為根據對照衰變的半衰期及上述比例,即可推算岩石年齡,這種定年法稱為放射性定年 (radiometric dating)或稱絕對定年 (absolute dating) , 例如可利用岩石中具放射性的鈾 238元素衰變為鉛 206來定年 (圖3.7) ,上述古老岩石的年齡乃根據絕對定年法決定 。
(4) 冰川與其他有關氣候的證據:
(a) 冰川因其夾帶物質與重力能切割表面,造成特殊地形。 例如U型狀的冰峽(Fjord,圖3.8) ,此外冰川後退時留下巨大的礫石, 稱為漂礫 (erratic boulders,圖3.9) , 也是古冰川的證據。
(b) 冰川沉積物稱為冰磧物(圖3.10c ,一種沒有層理的混雜物質),它是古冰川留下的證據,在低緯度地區之南美洲、非洲、印度與澳洲均曾發現(圖3.10b) 。 此現像一者可解釋為全球在當時全部進入冰期,或者可解釋為這些地區曾極其靠近極區(圖3.10a) 。許多植物與動物之化石,說明它們生存當時處於和現今非常不同氣候,例如在北極之Spitsbergen發現棕櫚樹化石, 南極發現煤的沉積。
(5) 磁極移動 (Apparent Polar Wandering):
(a) 古地磁(Paleomagnetism): 大多數火成岩都含有一些磁性礦物如磁鐵礦 (magnet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优代表向量法及其在冰川分类中的应用-北京理工大学.PDF
- 最后总结三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研究牛顿第二定律.PPT
- 最后讲解如何使用AutoCAD2004中的向导样板和布局功能.PPT
- 最小二乘法应用举例-复旦大学物理教学中心FudanPhysics.DOC
- 最差月份差分衰减统计值-ITU.DOC
- 最新版平法图集终于上现简要汇总03G101图集及04G104图集.DOC
- 最新的科技成果!张涛的一个切身的感受是过去一些科研成果往往停留.DOC
- 最迅速的方式设置相机-工业相机-IDSImagingDevelopment.PDF
- 最逼真的图像质量全面超越目前临床应用的传统摄像DVI接口摄像头.PPT
- 最终促进汽车的销售机会Telematics概述Telematics场-中国电信.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