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统计学(第3版)杜荣骞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精品]
第一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1 算术平均数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要计算平均数?
答:算数平均数由下式计算:,含义为将全部观测值相加再被观测值的个数除,所得之商称为算术平均数。计算算数平均数的目的,是用平均数表示样本数据的集中点,或是说是样本数据的代表。
1.2 既然方差和标准差都是衡量数据变异程度的,有了方差为什么还要计算标准差?
答:标准差的单位与数据的原始单位一致,能更直观地反映数据地离散程度。
1.3 标准差是描述数据变异程度的量,变异系数也是描述数据变异程度的量,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变异系数可以说是用平均数标准化了的标准差。在比较两个平均数不同的样本时所得结果更可靠。
1.4 完整地描述一组数据需要哪几个特征数?
答:平均数、标准差、偏斜度和峭度。
1.5 下表是我国青年男子体重(kg)。由于测量精度的要求,从表面上看像是离散型数据,不要忘记,体重是通过度量得到的,属于连续型数据。根据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编制频数分布表。
66
69
64
65
64
66
68
65
62
64
69
61
61
68
66
57
66
69
66
65
70
64
58
67
66
66
67
66
66
62
66
66
64
62
62
65
64
65
66
72
60
66
65
61
61
66
67
62
65
65
61
64
62
64
65
62
65
68
68
65
67
68
62
63
70
65
64
65
62
66
62
63
68
65
68
57
67
66
68
63
64
66
68
64
63
60
64
69
65
66
67
67
67
65
67
67
66
68
64
67
59
66
65
63
56
66
63
63
66
67
63
70
67
70
62
64
72
69
67
67
66
68
64
65
71
61
63
61
64
64
67
69
70
66
64
65
64
63
70
64
62
69
70
68
65
63
65
66
64
68
69
65
63
67
63
70
65
68
67
69
66
65
67
66
74
64
69
65
64
65
65
68
67
65
65
66
67
72
65
67
62
67
71
69
65
65
75
62
69
68
68
65
63
66
66
65
62
61
68
65
64
67
66
64
60
61
68
67
63
59
65
60
64
63
69
62
71
69
60
63
59
67
61
68
69
66
64
69
65
68
67
64
64
66
69
73
68
60
60
63
38
62
67
65
65
69
65
67
65
72
66
67
64
61
64
66
63
63
66
66
66
63
65
63
67
68
66
62
63
61
66
61
63
68
65
66
69
64
66
70
69
70
63
64
65
64
67
67
65
66
62
61
65
65
60
63
65
62
66
64
答:首先建立一个外部数据文件,名称和路径为:E:\data\exer1-5e.dat。所用的SAS程序和计算结果如下:
proc format;
value hfmt
56-57=56-57 58-59=58-59 60-61=60-61
62-63=62-63 64-65=64-65 66-67=66-67
68-69=68-69 70-71=70-71 72-73=72-73
74-75=74-75;
run;
data weight;
infile E:\data\exer1-5e.dat;
input bw @@;
run;
proc freq;
table bw;
format bw hfmt.;
run;
The SAS System
Cumulative Cumulative
BW Frequency Percent Frequency Percent
-----------------------------------------------------
56-57 3 1.0 3 1.0
58-59 4 1.3 7 2.3
60-61 22 7.3 29 9.7
62-63 46 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酒店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docx VIP
- 危化品运输安全的无人机与遥感应用.pptx
- GZ020 生产单元数字化改造(师生同赛)赛题A竞赛任务书附件1、3、6、7、8、9-裁判用(打印100份)-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pdf
- 新教材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pptx VIP
- 电话销售基础培训课件教程.ppt VIP
- 2025年中国铝制板翅式换热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docx
- (2022年版)初中语文学科新课标部分解读.pptx
-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共48张PPT).pptx VIP
- 诸葛亮介绍PPT课件.pptx
- 考研真题 中山大学353卫生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