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李嘉诚长和系运作图:长期持有和经营才熬过严冬.docxVIP

揭秘李嘉诚长和系运作图:长期持有和经营才熬过严冬.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揭秘李嘉诚长和系运作图:长期持有和经营才熬过严冬

揭秘李嘉诚长和系运作图:长期持有和经营才熬过严冬2012年07月04日 19:50来源:/articles/2012-07-04/664733.html新财富 字号:javascript:zoomDoc(14);T|javascript:zoomDoc(16);Tjavascript:void(0);1人参与javascript:void(0);0条评论javascript:void(0);打印mailto:转发李嘉诚擅于灵活处置和重组企业集团业务,在多元化思路下,动态剔除盈利黯淡的业务,吸纳富于前景的产业;同时依托资本市场,寻求多维度的资金筹集渠道,严格保持企业充裕的现金储备。在内地民企融资受到局限的制度背景下,李嘉诚维系充裕现金流的审慎扩张策略对内地民企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李嘉诚如何灌溉施肥,修枝剪叶,实现旗下企业集团的稳步增长?其如何为集团各事业提供充裕的资金,又是如何保证集团整体长期盈利的呢?前者涉及资本运作,后者则是实业经营。本文专注探讨李嘉诚的资本运作战略。“长和系”长期持续盈利“长和系”是李嘉诚旗下上市公司所构建的企业集团的总称。截至2011年12月31日,集团总市值已达7470亿港元。集团核心为/app/hq/hkstock/hk00001/长江实业[100.50 2.45%](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江实业”)与/app/hq/hkstock/hk00013/和记黄埔[68.60 2.70%]有限公司(简称“和记黄埔”)。其中,长江实业的前身是李嘉诚在1950年创立的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其于1972年在香港上市。和记黄埔则是由黄埔船坞与和记企业有限公司于1977年合并而成,李嘉诚在1979年入主和记黄埔,并成为集团主席(图1)。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的财务报告显示,长江实业1991年的营业额不足100亿港元,到2010年底达328亿港元,营业额增长约3.3倍。而和记黄埔营业收入则由1991年的192亿港元增长近11倍达到2010年的2091亿港元。“长和系”一直为市场所称道的是其长期维持盈利,1991-2011年的20年间,和记黄埔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01%,长江实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48%。经市场调整后的累计异常回报分别为172%和168%,而且在亚洲/news/finance/金融危机以后,“长和系”一直跑赢大市(图2)。李嘉诚的资本运作:多维度的资金筹措李嘉诚常为世人称道之处在于其多次精准的低买高卖,在众人对其投资眼光的艳羡赞叹中,易为人所忽略的是,长期持有和经营才是李嘉诚最终熬过严冬、为其项目沽得良好价格的前提,如3G业务的盈利和房地产开发的最终盈利都依赖于强大的现金流长期支撑,等待经济上扬而享有巨额回报。3G业务动辄上百亿的亏损,搁置达5年以上的土地储备,这些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基本上是无法承受的。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底气来自充裕的资本,李嘉诚有何种手段筹集资本以服务其大手笔的实体运营呢?审慎的债务筹资态度企业筹资最常见的方法是借钱和股权筹资,这两者属于外部筹资。当然,企业也可以使用自营现金流,这属于内部筹资。在资金的筹措上,李嘉诚使用了广泛的渠道,特别注意维持充裕的现金流,除却极少数年份,和记黄埔都保证了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图3)。李嘉诚对于负债高度敏感。他最初经营塑胶厂时被银行逼债,险些导致企业破产,这种经历或许令他心有余悸,其后他对于银行贷款的风险一直有所戒备。在随后投入房地产时,他一直保证物业租金收入的业务比例,不轻易采用抵押贷款形式进行房产售卖。和记黄埔的资产负债率从未超过60%,长江实业更低于20%,相对于内地房地产行业动辄70%以上的资产负债率,李嘉诚在财务方面的谨慎可见一斑。 进退从容的业务拆分和处置李嘉诚常用拆分上市与业务处置售卖两种方法筹资。我们留意到,其所做交易的时点颇有深意。在3G业务亏损的2002-2009年,“长和系”的拆分和售卖达9次之多(表1、2),所得资金即使不算那些缺乏数据的交易也超过上千亿港元,为支撑持续亏损的3G业务立下了汗马功劳。“长和系”旗下业务众多,李嘉诚的拆分和业务售卖有无规律可循呢?企业的业务拆分上市相较于业务处置较为柔和,大部分拆分上市后控股企业仍保留大股东地位,而业务处置一般意味着失去大股东地位。从产业上看,“长和系”拆分上市的产业大都是发展前景日趋黯淡者,而被其处置的业务未来的盈利空间比被拆分的业务狭窄,主要集中于受新兴3G通讯业务打压的传统电讯业务。从1997-2010年,/app/hq/hkstock/hk00013/和记黄埔[68.60 2.70%]七项核心业务的息税前盈余对集团盈利的历年贡献比例和历年增长幅度的均值可见,港口和基建业务对集团贡献盈利最多,但增长也较慢(表3)。这两项业务是稳固现金流的源泉,李嘉诚在历史上很少对之进行拆分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