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课程第5章 四诊.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兽医学课程第5章 四诊

第五章 四 诊 ;一.四诊:中医诊断家畜疾病最基本的四种方法。 “望、闻、问、切”。 望诊:用眼睛检查病畜神色、形态、排泄物、分泌 物的性状。 闻诊:(1)听声音:叫声、呼吸声、肠音、咀嚼 声、咳嗽声。 (2)闻气味:口气、鼻 气、痰、涕、脓汁、 粪便、尿等的味道。 问诊:询问疾病的发生发展经过、治疗情况。 切诊:切脉、触诊。;二.望诊:;(2)精神异常表现: A.痹症(沉郁型):感情淡漠,少言寡语,闷闷不乐,有时发呆,哭笑无常等。目暗神昏,站立痴呆,靠墙顶柱,行如酒醉,或昏睡不起,有时四肢划动。 B.狂症(兴奋型):烦躁不安,到处游走,尖声怪叫,不能约束,咬人,顶墙。 ;2.皮毛:看皮肤、被毛颜色、状态。正常被毛应平顺有光泽,皮肤柔软有弹性。 常见病理变化: (1)皮肤紧缩,被毛逆立,常见于风寒束肺。 (2)皮肤瘙痒,大小不同的疹块,“遍身黄”。多由肺经风热引起。似“风疹”。 (3)被毛脱落,皮肤表面形成结痂,不时有溃烂的脓包,日久不愈,称为肺毒生疮。;3.姿态:病畜的姿势和形态。正常时昂头静立,姿势端正,偶尔有平卧。 病理变化: (1)腹痛:频频起卧、滚转,步态紧张,前肢刨地,后肢蹴腹。 A.痉挛疝(冷痛):口腔湿润,肠音高朗,肠鸣泄泻。 B.结症(热):口腔干燥,肠音低沉,粪便难下。 《元亨疗马集》:“冷痛者,寒伤所致,其病有五,医家先令观其外形,分其内痛。直尾行,大肠痛;卷尾行,小肠痛;蹲腰踏地,胞经痛;肠鸣泄泻,冷气痛;急起急卧,脾经痛。” ;(2)跛行(点痛):各种原因造成的四肢疼痛。 “敢抬不敢踏,病痛在蹄下;敢踏不敢抬,病痛在胸怀” (3)破伤风:腰背板硬,耳紧尾直,呈木马样,牙关紧闭,口流清涎,第三眼睑下垂(闪骨外露)。 ; (4)颈部风湿:颈部低头难,腰脊板硬,头颈部回转困难,不灵活 (5)骨软症:毛焦肷吊,鼻浮面肿,腮骨重大,卧地难起,跛行逐渐加重,越走越重。 (6)食道阻塞(草噎):正吃草时,突然停止不吃,残渣从鼻中流出,烦躁不安,频频伸头缩颈,严重可出现气促喘粗,咳嗽。 (7)腺疫病(槽结):伸头直颈,鼻中流脓,水草难咽,咳嗽,槽口(下颌间隙)肿大。 ;(二)望局部: ;2.眼:肝之外窍,五脏精气皆注于目,故眼不仅与肝有关,也可反映出五脏的变化。 主要观察其颜色变化,有无肿胀、眵泪及闪骨外露现象。正常眼珠灵活、明亮有神,结膜粉红,洁净湿润而无眵泪。 例:如眦内淡白多是血虚;眼窝下陷多为津液亏损;目赤红肿、流泪多眵多为风热或肝火上炎;闪骨外露多见于破伤风。 ;3.耳:肾之外窍。耳的动态除与家畜精神好坏有关,还与肾及其它脏腑有关。健康家畜两而灵活而常扇动。 (1)两耳下垂,精神沉郁——心气不足,过劳,疫病后期。 (2)两耳直立——破伤风。 (3)两耳歪斜,不时前后转动——失明。 (4)呼唤不应——耳聋 (5)一侧耳下垂,伴有口眼歪斜——面瘫(歪嘴风);(三)察色: ;1.观察部位: (1)舌:舌为心之苗,各脏腑的经络都通于舌。舌尖应心与小肠,舌中应脾与胃,舌根应肾与膀胱,左侧应肝胆,右侧应肺与大肠。 (2)口唇:脾胃的外应,多反映脾胃的变化。 (3)齿龈(排齿):指齿龈黏膜,与肾有关。“肾主骨,齿为骨之余”。 (4)卧蚕:金关应于肝胆,玉户应于肺和大肠。 (5)口角:反映三焦。 ;2.口色: 正常口色——粉红,湿润有光泽。 “春似桃花夏似血,秋如桃红冬似雪” (1)光主气。气正光明,气虚(气滞)光暗,气绝无光。 (2)色主血。气血充足则色正,血虚则淡,血凝则暗。 (3)润主水津。津枯则干,津足则润。 ;病理口色: ;(2)黄色:主湿,主黄疸,常见于肝、胆、脾的疾病(肝炎、胆结石、胆道蛔虫)。 A.淡黄:色晦暗→“阴黄”。肝胆寒湿引起的慢性肝炎。 B.赤黄:色红带黄,橘黄色→“阳黄”。由肝胆湿热引起,多见于肝炎初期、血液寄生虫病等。 (3)白色:主虚证,多为气血不足之症。 A.淡白:长期脾胃虚弱引起的营养不良。 B.苍白:贫血,大失血(肝脾破裂等)、寄生虫病。 C.枯骨白:无光泽,晦暗。绝症后期,濒死期。 ;(4)青色:主寒证,主痛。多为感受寒邪和疼痛的表现。 A.青黄:口腔湿润,多为内寒挟湿。见于冷症,如冷肠腹泻等。 B.青白:一般寒症,尤指脏腑虚寒,见于胃寒、脾寒、肺寒吐沫等。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