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波改变的临床意义演示教学.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波改变的临床意义演示教学.ppt

T波改变的临床意义;一、正常T波:; 1.正常T波: 方向:①aVR导联应倒置;②I、II、V3-V6导联必需正向;③III、aVL、V1、V2导联可正向、低平、双向或倒置;④右侧胸导联正向后,其左侧导联不能低平、双向及倒置。 振幅:①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的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②胸导联的T波可高达1.2-1.5mv;③正常TⅠ>TⅢ、TV6>TV1。 。;2.传统概念的T波改变;2.1 T波变异或功能性T波改变;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多见于年轻女性,常伴有植物神经紊乱的表现,如心悸、多汗、失眠。心电图表现:T波低平、倒置,多出现于Ⅱ、Ⅲ、aVF等,直立时心电图的T波比卧位明显,服心得安后异常的T波可恢复正常。 过度换气综合征? ?过度换气在健康人可引起心前导联T波低平或倒置。认为与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心室肌不协调复极及呼吸性碱中毒相关。心电图特征:T波倒置呈一时性,并伴有QT间期延长,β受体阻滞剂可阻止其发生。 运动员T波变异 旧观点:上世纪80年代,无症状的运动员,其心电图提示T波倒置,运动或药物增加心率后,T波转为正常,被认为是正常变异。 新观点:新近“运动员心脏”的观点提出,运动员胸前导联或广泛导联T波倒置,可能不是正常变异与多种病理改变有关(如心室肥厚),也与多种症状有关(如晕厥)。应进一步行影像学甚至病理学检查。;心尖现象/孤立性T波倒置? 见于瘦长型的健康青年。心电图表现为:仰卧时V4和/或V5导联T波倒置,右侧位时T波恢复直立。可能的机制:心尖与胸壁接触干扰了心室复极,右侧卧位时心尖离开胸壁。 两点半综合征? ?见于瘦长体形者,心脏呈垂位。心电图表现:顺钟向转位, Ⅱ、Ⅲ、aVF导联QRS主波向上,T波倒置,I导联R波和S波相等。引起T波变异的原因是QRS-T向量夹角增大,QRS环指向+90°,人当QRS电轴为+90°、T环指向-30°。 餐后T波改变? 因心动过速或交感神经兴奋造成,多见于饱餐后。心电图表现:餐后30min内可见T波低平、倒置,Ⅱ、Ⅲ、V2-4明显。与空腹时心电图相比较,餐后异常T波均消失,据报道发生率约2%左右。 ;2.2 异常的T波改变;3)Niagara瀑布样T波;;;4)心尖肥厚性巨大倒置T波;;5)低钾血症 ;6)围绝经期综合征;1)急性心肌缺血 ;2)早复极与短QT综合征;早期复极综合征:V4、V5导联T波电压高达2.4-3.1mV。T波升支缓慢,降支陡峭。;3)高钾血症;4)二尖瓣型T波;左右心室复极不一致 前峰代表左室复极,后峰代表右室复极 多见右室优势型向左室优型过渡的儿童 ;;;2.2.4 T波电交替;心绞痛时T波电交替;;T波电交替的临床意义;3.小结;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