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推拿学-推拿补泻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拿学-推拿补泻 课件

推拿补泻 推拿学讲义 概 述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因此,不论遣方用药,还是针灸推拿,都非常重视补泻的运用。 补虚泻实是治疗大法之一。 总 纲 推拿补泻是通过不同手法作用于人体不同穴位或部位,产生一定的刺激信号,通过经络系统传入到相应的脏腑、组织,以改变其系统功能来实现的。一般来说,属于补的推拿具有升阳、兴奋或营养机体,促进脏腑生理功能等作用;属于泻的推拿有降温、抑制脏腑生理功能,祛除外邪、调畅气机等作用。 补泻的影响因素 推拿手法之所以能起到补泻作用,主要取决于2个要素:一是手法的性质和量;二是被刺激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因此,凡是能影响两要素的各类因素都会对推拿补泻产生一定的影响。故推拿的补泻与推拿手法的轻重、方向、频率、刺激的性质有关。 推拿补泻的传统认识 传统推拿补泻理论体系通常认为推拿补泻与手法的轻重、方向、频率、刺激的性质有关,周于蕃曰:缓摩为补,急摩为泻;五版教材《推拿学》(俞大方主编)明确指出:作用时间较短的重刺激,可抑制脏器的生理功能,可谓之泻:作用时间较长的轻刺激,活跃兴奋脏器生理功能,可谓之补。 推拿补泻体系 1 手法快慢补泻法 手法的快慢,指医者运用手法在穴位上操作的速度,即频率。一般认为:手法快为泻法,手法慢为补法。 正如清·骆玉龙《幼科推拿秘书》曰:“急摩为泻,缓摩为补。”如推三关、揉外劳宫等,用快而有力的手法为泻,重在发散外邪,用于风寒表症;用慢而轻柔的手法为补,重在温阳益气,用于虚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快而有力的手法作用于穴位局部,能加快血液、淋巴液循环,起活血化瘀作用,使“瘀血”、“水肿”迅速消散;慢而柔和的手法,有兴奋生理、强壮身体的作用。故前者为泻,后者为补。 2 手法次数补泻法 手法次数的补泻,指医者运用手法在穴位上操作次数的多少,它是衡量手法补泻的有效治疗量。适当的次数能使疾病很快痊愈,若次数少则起不到治疗作用;次数过多则无益甚至有害。一般而言:儿大、体弱、证虚者,手法次数宜少,为补法。如徐谦光《推拿三字经》曰:“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加减良。”《保赤推拿法》:“儿之大者,病之重得,用几千次,少则几百次”。由此可知,手法次数的多寡,应据患儿年龄大小、病证虚实灵活掌握补泻:如年长儿寒中脾胃出现实寒呕吐时,应首选降逆止呕、温散风寒的天柱骨穴,可单推此穴上千次,即有止呕吐作用。 3 手法轻重补泻法 手法轻重,指医者在穴位上操作时用力的大小。轻手法为补,重手法为泻。具体运用时应据患儿年龄大小、寒热虚实、标本缓急灵活掌握。正如《幼科推拿秘书》曰:“标本缓急重与轻,虚实参乎病症,初生轻描点穴,二三用力方凭,五七十岁推渐深,医家次弟审明。” 4 手法平补平泻法 手法平补平泻,指医者以手法在患儿穴位上来回推,或左右各推揉半数。《实用小儿推拿》言:“左右顺逆转揉之为平补平泻。”《推拿三字经》:“若泻肚,推大肠……来往忙。” 5 手法顺逆补泻法 手法顺逆补泻法,又称迎随补泻法。指手法顺(随)其经脉走行方向操作为补法;逆(迎)其经脉走行方向操作为泻法。《灵枢·始终》曰:“泻者迎之,补者随之……”。元·滑寿《难经本义》:“迎随之法,补泻之道也。迎者,迎而夺之;随者,随而济之。”意指顺经操作为补法,逆经为泻法。《幼科推拿秘书》有例说:“推肚脐须蘸汤往小腹下推,则泻;由小腹往上推,则补。”盖足三阴从足走腹,往小腹下推则逆其经脉,故为泻法,反之为补法。 6、手法方向补泻 手法方向补泻,在患儿特定穴中尤以手、腹部穴最为常用。一般而言,在穴位上做向心性方向直推为补;离心性方向直推为泻。如心经、肝经、肺经、脾经、小肠经等穴,向指根(向心性)方向直推为补,向指尖(离心性)直推为泻,惟肾经、胃经相反。 方向补泻文献 《小儿按摩经》:“掐脾土,曲指左转为补,直推为泻”。《小儿推拿广意》记载:“运儿太阳,往耳转为泻,眼转为补是也”。《幼科推拿秘书》指出:“自龟尾擦上七节骨为补,……自上七节骨擦下龟尾为泄”,“右转补兮,左转泄”。《小儿推拿疗法简编》:“向上推为清,向下为补”。 张汉臣·《小儿推拿学概要》:“推法中分补(由指尖向指根推)、泻(由指根向指尖推)……,因其方向不同,故作用亦异。”在小儿腹部穴位(如揉脐、摩腹)操作时,分为向左揉、摩为补法,向右揉摩为泻法。 国内小儿推拿流派补泻 目前我国小儿推拿有两大流派影响较大,即以上海、湖南为代表的采用“旋推为补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