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家乡——宿松教学文稿.ppt
——14预防医学 夏加敏 我美丽的家乡——宿松 目 录 01 02 04 05 06 07 宿松简介 带你畅游魅力宿松 皖西南的春天 民俗风情 自然资源 宿松的四季 03 舌尖上的宿松 宿松县地处大别山南麓、皖江之首,东与望江县共抱泊湖,西与湖北省黄梅县、蕲春县毗邻,东北与太湖县接壤,东南与望江县相连,南与江西省湖口县、彭泽县隔江相望,为皖西南门户,是安徽文明古老县份之一,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是传统农业大县,是安徽省水产重点县。 松兹候国 人文历史 公元598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始称宿松县,一直沿用。(坊间传言:唐至德二年(公元757),李白应闾丘县令之邀来此避难养病,二人在河西山饮酒赋诗,其中就有“我且欲眠卿且去,明日有意抱琴来”的千古名句,李白醉后就在河西山的一棵古松下卧歇一晚,从此松兹县改名为宿松县。) 宿松,即为旧松兹之义。唐、宋、明、清初,隶属几经变更,至1645年(清顺治二年)正式属江南布政司安庆府 公元前164年(文帝十六年)建县,公元5年(汉平帝元始五年)称松兹县(王莽时一度改松兹为诵善),三国时魏又在此设置安丰国,公元327年(晋成帝咸和二年)设松兹郡,梁武帝天监初称高塘郡。东晋咸康3年(公元337年)庐江郡松兹县(今安徽宿松县)流民避兵乱到孱陵(今公安县)乐乡(原高成县-东汉建武6年-公元30年-裁高成,并入孱陵,但设乐乡督治)侨置松兹县(今湖北松滋市),而原松兹县改名为宿松县,“宿”通“夙”为素有之意,宿松是旧有松兹之意。 宿松,隶属于安庆市,皖鄂赣三省交界。先来看看它的位置吧。 地理位置 西北与湖北省 黄梅县、蕲春县毗邻,东北与太湖接壤,东南与望江县相连南与江西省湖口县、彭泽县隔江相望,为皖西南门户,是安徽文明古老县份之一。 同马大堤宿松段,皖江之首,江对面是江西九江市。 皖鄂赣三省交界处 同马大堤 位于中国长江下游左岸安徽省安庆市境内的重要堤防,南临长江,东傍皖河,上接湖北省黄广大堤末端段窑,下抵怀宁县官堤头,全长约175.5公里,其中长江段堤长138公里,皖河段堤长37.5公里。 交通 宿松交通十分便捷,贯穿南北的105国道、横贯东西的沪蓉高速公路、合九铁路、6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距离省会城市合肥220公里、武汉190公里、南昌170公里,至皖鄂赣三省6个机场车程都约两小时,附近有安庆机场,九江机场,骆岗机场,南昌机场等。 到九江外贸码头、214码头、石化专用码头等3座对外开放码头车程1小时左右。 城区一角 带你畅游魅力宿松 ——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 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 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城西部,批建于一九九二年。又名莲花洞,由河西山、罗汉尖、仰角尖、孚玉山等景区及娱乐城等组成。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自然景观依托,建设以休闲、度假、避暑为主,兼有城市娱乐区的多功能综合型的 森林公园。除石莲洞外,还有荷衣古池、四顾坪、佛座岭、望江亭、森林浴场等许多景物可供游赏。 长江绝岛——小孤山 简介: 小孤山又名小姑山,是万里长江的绝胜,江上第一奇景,以其独立无依而得名。山形似古代妇女上的发髻,山体奇特秀美,东看一支笔,西望太师椅。南观如撞钟,北观啸天龙。 自上而下,365级石阶迂回曲折,沿途可览一天门、龙而洞、弥陀阁、先月楼、圣母殿、半边塔、界潮祠、梳妆亭 、御诗碑诸景。上东山险峰,可俯看郎君山与一滴泉。绕山麓行,看海眼,拦江石,龙角石,古生物化石诸景,美不胜收。历代帝王将相、文臣墨客登山有诗词楹联数百篇,大部分仍存供赏。山上古刹启秀寺供奉有妈祖圣像,是中国长江中唯一一座妈祖庙。 旅游线路: 如此独特的自然景观却不为众多驴友所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不便,且未曾合理开发和推广。小孤山景区,目前有两种路径可以到达。 火车或汽车到达九江市,而后再到彭泽县,在彭泽县码头乘船直接抵达。 火车或汽车到达宿松县,而后在宿松东站乘坐到小孤山班次的车直接抵达。 小孤山景点分布: 南国小长城 白崖寨 白崖寨始建于元代末期,据《宿松县志》记载:“元末义民吴士杰,率众垒寨御寇,依东峰、西峰、北岭,各以为营,间列市肆。”清朝光绪26年(公元1900年)宿松籍的朝廷工部主事贺欣捐款重修和扩建白崖寨。山寨的寨城全用大片的石块垒筑而成,城高丈许,顶宽四五尺,顺山脉走向,有的沿山腰而筑,有的在峭壁上逶迤起伏,曲折蛇行,环绕东峰、西峰、北岭、雁恋坡、大印坡五座山峰,全长约4500米,莽莽苍苍,酷似一座小长城。寨墙每隔一段便有一座简易的城堞,险要地段的墙堞为双层。入寨有城门五座,东为朝九门,东南为听雨门,西南为攀龙门,西为百花门,北为乘风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此安营扎寨,可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