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初级卫生保健
初级卫生保健、健康促进与教育;第一节 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5、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宏观概念
1、人权:健康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2、道德:保护个人及他人的健康;
3、法律:义务及责任。;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
人们由于自身不良行为及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及整个社会带来的直接及间接危害
不合理饮食、吸烟、酗酒、不锻炼、性乱、吸毒、行车不用安全带等
对机体具有潜袭性、累积性及广泛影响性的特点。
不良行为在前10位中占70%,44.7%;(二)环境:自然及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污染对人造成的危害具有浓度低、效应慢、周期长、范围大、人数多、后果重、多因素协同等特点。
人文环境:健康与社会发展双向作用
3.卫生服务:良好的卫生保障体系
4.生物因素
生物性致病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
;三、健康测量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一)概念:将健康概念及与健康有关的事物或现象进行量化的过程
(二)特点:
--主观性与客观性
--连续性、相对性
--发展性
--多层次性
--生物性与社会性;(三)健康测量的内容
1.从测量是否患病扩大到对测量患病结果:患病率—运动性、独立性、日常生活性、社会完整性(WHO)
2.从对疾病的客观测量到主观测量
3.从对疾病的单维测量多维测量
4.从对健康的数量测量到质量测量;(四)健康教育中常用健康指标;3、疾病指标: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生存率
4、营养状况指标:营养成分等
5、生长发育指标:身高、体重、血压、肺活量等
6、心理指标:人格、智力、情感等指标
7、行为指标: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个人地位及个人生活经历的测量指标;8、人口指标:人口数、人口性别及年龄构成、人口的文化构成、文盲率、人口的职业构成等
9、社会经济指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安全饮水、卫生事业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0、卫生服务指标:
卫生服务需要指标:两周患病率、慢性疾病患病率等
卫生服务需求指标:两周就诊率、住院率、大型设备利用率等
卫生资源指标:每千人医生、??士、床位数等
;11、综合指标
症状及功能指标:SCL-90 GHQ MMPI
生活质量指标:生活质量指数、量表
社会健康状况指标:社会关系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社会适应量表
其它:期望寿命、无残疾期望寿命等;个人整体性的健康指标
(1)健全的自我照顾能力;
(2)不会时刻担心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或某个特定部位或器官的健康;
(3)感觉轻松、乐观;
(4)活力充沛、体能的协调与效率良好;
(5)享受人生,生活愉悦、踏实;
(6)面对问题时,平静松弛,并思考合适的解决问题方法;;(7)食欲好,不偏食;
(8)维持相对稳定的体重;
(9)规则而充分的睡眠与休息;
(10)日常生活有计划,有目的;
(11)情绪稳定,面对极端兴奋或失意的情景时,能很快恢复平稳的情绪;
(12)良好的社交生活及人际关系。;(五)健康测量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发现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2.完善健康教育计划,监督计划的实施
3.评价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四、生存质量
(一)生存质量的定义
WHO的定义:生存质量是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的有关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二)生存质量的判断标准及模式
生存质量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躯体状态;
(2)心理状态;
(3)社会关系;
(4)环境;
(5)独立程度;
(6)精神/宗教/个人信仰等。;1.一般量表 测量所有人群共同方面所用的一般性量表。
2.特殊量表 用以测量某种特定疾病的人群所用的特异性量表。;六、健康心理及行为;2、健康心理的标准;(二)健康行为;2、促进健康的行为(health-promoted behaviors)
促进健康行为的特点:
(1)有利性:自己、他人及社会;
(2)规律性:
(3)和谐性:能根据整体环境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4)一致性:行为与内心的情绪一致;
(5)适宜性:行为强度有理性控制;无明显冲动。
;促进健康行为的分类:
(1)日常健康行为: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适量睡眠、积极锻炼等;
(2)保健行为:定期检查;
(3)避免有害环境行为:
(4)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5)预警行为:如用安全带;
(6)求医行为:
(7)遵医行为。;3、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disease producing pattern)
A型行为(type A behavior):冠心病易发
C型行为(type C behavior):肿瘤易发
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各种成年性慢性退行性病变:饮食过度、高糖饮食、偏食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本田裂行维修手册全一本_本田SDH125T-31摩托车维修手册.pdf VIP
- 新22G04 钢筋混凝土过梁.docx VIP
- 【培训PPT】水肥一体化技术及应用.pptx
- 附录一、卫生部颁《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草案).pdf VIP
- (完整版)仁爱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doc VIP
- 2025年部编人教版(统编版新教材)八年级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 植物基因技术(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工程所有课件).ppt VIP
- 电子商务基础(第2版)全套PPT课件.pptx
- 《感染性休克》ppt课件.pptx VIP
- 2019版南方区域AGC发电单元调频指标计算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