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之仰之弥高.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医案之仰之弥高

高仲山先生学术 思想与临床经验探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李敬孝 1979年,我有幸回母校黑龙江中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师从四大名医之首的高仲山教授。81年毕业后随同高文彬老师、王维昌老师,整理和研究高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故有缘与高老继续保持近距离的接触,常侍左右,时聆训诲。 高老业医五十余年,学验俱丰,医名远播,临证精于外感热病、内伤杂病、妇科疾病、癌瘤顽疾等多科、多种疾病的诊冶。治愈众多疑难杂症,取得了卓越疗效。 我能师从高老,接受他的熏陶、指教,是一生中的莫大幸运,难得的机缘,受益终生;但毕竟时间短暂,对高老的学术思想宝贵经验认识肤浅,略知一二,难窥全豹。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冬不按跷,春不病温” 2、暑温临证分型及治法,简约而周备, 善用通下法救治危急重症 卫气型(上焦) 气营型(中焦) 营血型(下焦) 3、湿温时疫研究精深, 以解表、导滞、 收涩三法治疗痢疾 治痢初期重在解表——自拟银翘解毒散 治痢中期重在导滞——自拟当归导滞汤 治痢后期重在收涩——真人养脏汤加减 (二)、疑难杂证,园机活法 1、化痰通络法治顽痹 化痰通络法源于高氏沿用两代治顽痹的经验, 又经高仲山教授潜心钻研,临床实践而完善创立 的。根据此法,他设立了以化痰通络散为主, 以寒痹方、热痹方和痰通络膏为辅的一套完整 的顽痹治疗方法。 高老认为,顽痹的外因尽管不外乎风、寒、湿、热诸邪,然根本病机是机体阳气不足,不能布化津液,气血运行不畅,湿聚成痰,痰浊流注于关节经络,形成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畸变、功能障碍乃至残废。它与一般痹症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外邪已经转变为胶着难祛的痰浊。 直接感受热邪或素体阳盛而发为顽痹者甚少。而一旦发展到顽痹阶段,风、寒、湿、热诸因素都不居主导地位,非一般祛风、散寒、化湿、清热所能奏效。以痰证论治设方,一方面要阻止气血津液发生偏聚而再生痰浊,一方面要将已生之痰浊尽量化除,从根本上防止其发生发展。 热痹虽有热象,当首先区别是邪实阳盛之热,还是正虚痰郁之热。前者自当别论,后者则宜在化痰通络基础上,酌减辛温,加入清热之品。一旦痰热之势缓解,再进温化,方能巩固疗效。处方如下: 化痰通络散: 麝香、白附子、制南星、羌活、白芷、生川乌、明天麻。 寒痹方: 桂枝、麻黄、防己、防风、附子、独活、赤芍、蚕砂、山龙、蜂房。 热痹方: 桂枝、黄柏、苍术、石膏、防己、威灵仙、薏苡仁、秦艽、白芍、桃仁、红花、木瓜、知母、元胡、香附 化痰通络膏: 以化痰通络散适量, 炼蜜调和为膏,外用。 温肺健脾补肾法就是这个观点在治疗慢性咳喘病中的具体体现。从调理肺脾肾入手,则不但扶正与祛邪并举,而且不仅治其“已病”,尚可防其“未病”。对防治慢性咳喘意义很大。肺脾二脏,常相因为病。但是肺脾之病日久,则穷必及肾。若至此阶段,在治疗上甚为棘手。 用温肺健脾补肾法一言以概之,是抓住了慢性咳喘病病机发展的主要脉络。将温散与温补有机地结合起来,防患于未然。 常用方:麻黄 桂枝 半夏 白芍 五味子 细辛 茯苓 地龙 白术 白芥子 淫羊藿 甘草 3、清肝泻火,疏风解郁法治疗眩晕 肝胆火盛以致眩晕,为临床常见病之一。高老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用清肝泻火,疏风解郁法治疗眩晕、头痛、中风先兆、耳呜、耳聋等病证的经验,往往奏效迅速。有些患者服用两三付,即觉头目清爽。对肝经郁热化火生风,形成肝火上攻之候,若纯用寒凉清之、泻之,则凝滞气机,不仅使邪无出路,且有寒遏之弊。《内经》“火郁发之”、“上者降之”,《素问·脏气法时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高老参用其意,立清肝泻火,疏风解郁法治肝郁化火之眩晕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