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30520127谢宸-冰箱的相关发展及趋势.pptxVIP

201230520127谢宸-冰箱的相关发展及趋势.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30520127谢宸-冰箱的相关发展及趋势.pptx

冰箱的发展史和发展趋势12级工业设计1班 谢宸 201230520127发展演变 (2)乾隆皇帝的冰箱加空调 古代的冰箱并不像现在我们所使用的以电作为动力、有着金属外壳的电冰箱,而是以天然冰块制冷的木制冰箱。早在周代,人们便把冰块放在盘、鉴一类的容器中。但何时开始使用冰箱,尚待考证。传世至今的木制冰箱一般都为晚清之物。清代的冰箱又称“冰桶”,它是由“冰鉴”(古代盛冰的容器)发展而来的,其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珐琅等材料制成。 古时流传下来的冰箱如今很难见到,2001年在一场拍卖会上一件清朝乾隆皇帝时的“掐丝珐琅福寿双全大冰箱”曾经惊艳一时,最终以81.5万元港币拍出。它的箱体以黄、红、白、黑等珐琅彩绘写图案化的寿字,与象征福气的蝙蝠纹饰,间隔装饰于蓝色锦地上,盖缘做有两个鎏金手把。最绝的是箱子的盖上有两道缝隙,以便让冷气能够释放出来。让我们想象这样的情景,雍容华贵的红木冰箱搁在屋子的一角,数名年轻的宫女站在一旁,轻轻摇着扇子使冷气能四处扩散,温和地降低着室内温度,驱除暑气。偶尔还从冰箱中取出冰镇过的酸梅汤送到皇帝书桌上。 (1)地底深处的冰窖 据说,清代的皇家最爱冰块。不仅盛夏时皇帝御膳需要,陵寝祭祀时也使用。这些冰均取自冰窖。无论是紫禁城内还是王公大臣府内,都各自有储冰的冰窖。京城内务府当时便有供祭祀二陵(昭陵与福陵)使用的冰窑。想来那些深埋地底的冰窖都耗资巨大,说不定还机关重重。 每当冬季从小寒开始,官府便要派人驱马赶车去城南十里河、筒子河、什刹海等处凿冰入藏冰窑,并由工部设专人管理,以供夏季保持供物鲜嫩之用。换句话说,当时皇帝老子想在夏天吃点冷饮,还要麻烦国家水利局、工程部统一安排才能得偿所愿。发展演变 一个简单的木头箱子如何能又冷冻食物,又降低室温?让我们来领教古人的智慧。 早期的冰箱,一般高约110厘米、宽约60厘米、厚约50厘米,整体端端正正、四四方方。顶部有盖,可向上揭开,正面有门。箱内衬锡或铅为里,门边用皮条做垫,箱底有小孔。那些冰箱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在功能设计上也十分精巧科学。“盖”和“门”的设置,实际上是将箱体分做了上下两层,上层为冷冻,下层保鲜,与现代冰箱的造型极为相似。 两块盖板其中一块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块是活板。每当暑热来临,可将活板取下,箱内放冰块并将时新瓜果或饮料镇于冰上,随时取用。其制造采用导热缓慢的木、铅和锡为里,这样可减少热能的侵袭,延长天然冰的使用时间。用锡或铅为里,还可使冰水不致侵蚀木质的箱体,反而能从底部的小孔中流出。除此之外,冰融化时吸收室内的热空气,通过盖上镂空的排气孔调节室温,还可以起到空调的作用。 发展演变 (3)“电”冰箱 创世纪  上个世纪的20年代,遥远的北欧瑞典,世界上第一台单压吸收式冰箱诞生。谁曾想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冰箱,当初不过是两个年轻学生为得到学位证书的作业而已。  192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技术学院的两位年轻工程师Baltzar von Platen 和 Carl Munters递交了一份使他们倍受瞩目的学位项目——一台简单利用吸收过程,用热量制冷的制冷机。启动这个过程的热源的能量由电、汽油或煤油来供应,使得这个系统极为灵活。 1923年,他们成立了两家自己的公司:Arctic(北极)有限公司和Platen-Munters制冷系统有限公司。但是,这两位发明家却是穷得叮当响的知识分子。和别的年轻发明家一样,急需资金来开发他们的产品并将其推向市场。 ? (4)电冰箱发展 世界上有种人总能够最敏锐地捕捉到商机,比如伊莱克斯的创始人温尔格林。他成了Baltzar von Platen 和 Carl Munters两人的伯乐,也抓住了使自己公司飞黄腾达的机会。老实说,在当时他捉到了这一信息并对吸收式制冷机产生兴趣时,这种机器还远远不够完善。就凭两个毛头小伙的学位作业就提出要收购这两家公司,可谓大胆之举。不过要是没有这样的大胆狂徒,恐怕我们用上电冰箱的日子还要往后延个好几年。发展演变 (5)电冰箱闯世界 温尔格林和伊莱克斯的加入,使得Arctic冰箱制造厂的冰箱业务大为改观,他们开始大规模生产。1925年,伊莱克斯将自己的首款冰箱——Model D推向了市场。第一个版本Model D将冷却装置和电气配件装入一个“驼峰”中,容量为91升。许多人发现“这个奇妙的箱子”解决了他们食物保鲜的难题。 1927年,一家名为Severel的美国公司成立了,开始执照生产伊莱克斯冰箱,供应美国市场。Severel为较大型制冷箱柜和制冷装置提供制冷压缩机。吸收技术还不足以应付这些挑战,还需要压缩机的加盟。与Severel的合作使伊莱克斯迈进了瑞典专业制冷设备市场。?发展演变 (6)冰箱大革新 在冰箱逐渐得到市场认同之时。斯德哥尔摩的一间制冷实验室里,制冷技术的开发也正在有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