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调腔北曲剧目.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昌调腔北曲剧目

新昌调腔北曲剧目 调腔剧团集体整理 策划丁黎鸿执笔石永彬 资料收集何鸿飞 785 前 口 古 据明张岱《陶庵梦忆» [朱楚生]条中所载. 朱楚生,女戏耳,调腔 戏耳,其科,白之妙,有本腔不能得十分之一者。盖四明姚益诚先生精音 律,与楚生辈讲究关节妙入情理,如《江天暮雪》、《霄光剑》、《画中人》 等戏,虽昆山老教师细细摹拟,断不能力口其毫末也。其中提到的本腔 即昆山腔。稍后,如泉冒裹在《朴巢文选·南狱省亲记》中云. 辛已 (1641 )二月十八日寒甚,复饮湖中,看朱楚生演《窦娥冤»0 可知《窦 娥冤》早就是调腔的演出剧目,而且是明代调腔名角朱楚生的拿手戏。 《窦娥冤》一剧的原作者乃元代前期杂剧界的领袖人物关汉卿。据文 献记载,他是大都(今北京)人,约生于十三世纪初,卒于元成宗大德元 年( 1297 )以后。《录鬼簿》一本记他为太医院尹 作为太医院户。查《金史》与《元史»,未见有太医院尹的官职, 太医院户却是元代的户籍之一种,那关汉卿可能是属于太医院户籍的 一位杂剧作家。据记载他曾有剧作 6 0多种,现存仅 1 7 -1 8种,其中以《窦 娥冤》、《单刀会》等剧演出最盛,影响也最深远。元未明初贾仲明在为《录 鬼簿》补写的挽词中称关汉卿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 姓名香四大神州。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认为关汉卿的《窦娥冤》 列之於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1958 年, 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 为世界文化名人,北京隆重举行关汉卿戏剧活动 7 0 0年的纪念大会。关汉 卿的剧作,今天已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作。其中《窦娥冤》等,己被译成外文,在世界范围内流传。 新昌调腔《窦娥冤》的传承本与关大师的原本,虽其框架,曲词、宾 白和面貌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不同,这不足为奇,是由戏曲文本流传演 786 变自身的轨律所造成的,它与诗文很不一样。因为诗文的创作是以个体经 验为主,主要表现个人的感性认识或思辨能力,其文本一般不允许他人改 动,因此文本就较为稳定。像李白的诗作,苏轼的散文,大都由同一文本 传世,不同文本之间,即使少有差异,亦不过是一些微细的差异。戏曲的 文本,实质上是群体创作的产物,先由剧作者写出脚本,然后经演奏员的 二度创造,再搬上舞台演出,才得以成为观众欣赏的作品。戏曲作品以描 写人生客观过程为主,以代言体的叙事方式为其特征。生活场景的丰富性、 地方戏曲语言的通俗性,以及观众的群体性等众多的因素,戏曲文本难以 像诗文那样不容他人加工改动,反之,加工改动却成为在传承过程中常见 的现象。如果加上一代接一代的纵向传承,一个剧种与别一个剧种的横向 移植,一个时代与下一个时代的发展,国家间的翻译,就会有难以言表的 变动,所以调腔本《窦娥冤》与关大师《窦娥冤》之间的大同小异是正常 现象的了。 石永彬 二 0一一年一月十六日 787 人物表 窦娥:二十余岁,年轻孀妇。 蔡婆:六十余岁,吴氏,窦娥婆婆。 窦天章:儒生,五十余岁,窦娥生父。 赛卢医:四十余岁,江湖郎中。 张字老:近六十岁,流浪汉。 张驴儿:三十余岁,张字老儿,流浪汉。 胡孤:六十余岁,楚州(安徽淮南)太守。 监斩官、随从张千、衙役、旗牌、邹子手、门神等。 场次 第六场 逼供 寄女 第一场 探监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