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方法在QC小组活动在的应用的.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计方法在QC小组活动在的应用的

统计方法 在QC小组活动在的应用 选择课题时常用的统计工具 ——排列图 ——折线图 ——直方图 ——饼分图 ——雷达图 ——控制图 ——矩阵图。 一、选择课题时常用的统计工具 案例一、用排列图选题   某厂一车间J20产品质量不稳,有气孔、砂眼、变型、裂文等质量问题。于是,一车间成立QC小组,他们从二季度成品抽查作排列图得知,生产48000件中有1592件不合格,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气孔和砂眼,共有1202件,占不合格总支数的74.9%,是主要问题。于是该小组选择了“降低J20产品的气孔和砂眼的发生率”的课题。 案例二 用折线图选题 用直方图选题 下料车间负责某工程使用的钢板剪裁,要求长边尺寸是10厘米,允许双向误差是0.4厘米.第一批钢板因多数长度超标而被甲方退货.下料车间QC小组为解决钢板尺寸的超差问题,他们把200块退货钢板的长度进行测量,绘出直方图. 经过计算,平均值(X)=9.992厘米 标准偏差(S)=0.1厘米 过程能力指数CPK=0.65 判断为过程能力指数不足,估计不合格率5%左右.于是,选择了“提高钢板剪裁过程能力”的课题。 用饼分图选题 案例五、用雷达图选题 某物业管理公司给维修工程部下达六项指标是: 维修计划完成率100%; 维修一次合格率大于95%; 费用消耗额小于2000元/月; 安全事故0; 业主投诉小于1次/月; 服务及时应答不超过30分钟。 维修工程部质量员绘制了雷达图把部门的现状和公司的要求进行评价。看到本部门的现状在一次合格率方面不能满足公司的要求。于是建议成立QC小组进行质量改进,小组的课题是:“提高维修一次合格率”。 案例六、用控制图选题 某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乌鸡白凤丸重量的 要求是6克,允许的重量偏差是7%。制丸车间工艺验证时到达了要求,使用休哈特控制图对重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进行控制(见图1-7)。质量管理员在分析控制图时发现,本月的平均值控制图上出现两次异常现象: 1、连续三点有两点在边缘区间;2、连续九个点在中心线下方。严重的影响了质量的稳定性,于是质量管理人员与现场工人共同组成了QC小组,选择的活动课题是:“确保乌鸡白凤丸重量稳定”。 案例七、用矩阵图选题 某化妆品公司合成车间香料合成班共有职工18人,其中5名骨干在班长的提议下成立了QC小组。2004年初车间给班组下达的考核指标有六项,他们通过矩阵图(见下图)分析发现,其中有五项指标都满足车间要求,只有消耗一项不理想,处于平均水平以下,于是他们选择了“降低香料合成百公斤消耗金额”的课题。 二、现状调查时常用的统计工具 二、现状调查时常用的统计工具 ——调查表 ——分层法 ——排列图 ——折线图 一)、用调查表进行调查的案例 三)用分层法进行现状调查的案例 某QC小组的课题是“提高钻孔工序加工合格率”,QC小组对合格率低的问题进行了现状调查,使用了分层法按“品种”“深度”‘孔径“进行分层(见表),找到了合格率低的症结。 钻孔不合格分层分析(按品种分层) 钻孔不合格分层分析(按深度分层) 钻孔不合格分层分析(按孔径分层) 三、设定目标时常用的统计工具: ——柱状图 案例一、用柱状图表示降低变形量的目标 案例二、提高消焰炸药的日产量目标 四、原因分析常用的统计工具 ——因果图 ——树图 ——关联图。 案例二、用树图分析原因 五、确定要因时常用的统计工具: ——调查表 ——分层法 ——散布图 ——直方图等 把原因分析出来的末端因小素,逐一的用事实或数据进行确认,从中找出影响程度大、小组又有能力解决的因素确定为主要因素。确定时,一定要拿出证据来证实是主要因素。我们经常使用调查表做统计分析。必须时,还应配合使用其它的统计方法。 案例一、用调查表确定主要原因 QC小组在分析“主轴箱漏油率高”的课题时,把主轴箱紧固螺栓的“扭紧力矩小”列为影响主轴箱漏油的原因之一。究竟它是不是造成主轴箱漏油高的主要原因呢?QC小组的成员对10台漏油的产品进行调查,分别测量了80个螺栓的扭紧力矩填入调查表(见表5-1),从调查的数值看全部符合要求。这样,我们就有证据说明我们的主轴箱产品漏油不是“扭曲力矩小”这个原因造成的。 表5-1 主轴箱扭紧力矩调查表 20±mm/kg 案例二、用分层法确定主要原因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