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克苏地区红枣发展战略
阿克苏地区红枣发展战略
目 录
1引言 4
1.1研究背景 4
1.2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4
1.2.1区域分布情况 4
1.2.2阿克苏地区红枣企业发展 5
1.2.3阿克苏红枣产业现状 5
1.3阿克苏地区红枣分类 6
1.3.1灰枣 6
1.3.2骏枣 6
2阿克苏地区红枣发展SWOT分析 7
2.1阿克苏地区红枣发展优势 7
2.1.1自然资源良好 7
2.1.2土地资源宽裕 7
2.1.3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8
2.2阿克苏地区红枣发展的劣势 8
2.2.1土壤、气候因素 8
2.2.2枣农自身问题 8
2.2.3科学技术投入问题 9
2.2.4红枣的储存与加工 9
2.3阿克苏地区红枣发展的机会 10
2.3.1人才的引进 10
2.3.2产品自身优质、人们观念的改变 10
2.3.3本地产业“连带效应” 10
2.4阿克苏地区红枣发展威胁 11
2.4.1病虫害的威胁 11
2.4.2其它品种红枣威胁 11
2.4.3销售渠道 12
2.4.4信息系统建设不全面 12
3阿克苏地区红枣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3
3.1因地制宜,加强规划 13
3.2优化品种,开拓市场 13
3.3树立品牌意识,打造自己的红枣企业 14
3.4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15
3.5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15
3.6加快建设产业集群化 15
4结论 16
5致谢 16
摘 要
红枣产业已经在阿克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主要存在一下几个反方面的优势和问题:具有自然资源优势、土地资源优势、悠久的历史红枣本身肉质跟口感都十分好的优势;存在外观不好看、种植户太多、品牌意识不强烈、产品市场流通和社会化 服务体系不完善、营销渠道不通畅、技术水品不够先进、产品集群化建设不够全面等问题跟劣势。
红枣作为阿克苏地区的主导产业,全面发展尤为重要,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劣势,对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化发展提出以下的建议与对策:以市场作为向导,因地制宜,加强规划;普及初加工,培育龙头企业,优化品牌,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意识;加快红枣产业集群化建设;加快建立枣产业保险机制。
关键词:阿克苏地区 红枣产业 SWOT分析 建议 对策
1引言
1.1研究背景
红枣原产于我国,至今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特有的果树之一。红枣营养丰富,富含钙、铁元素和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含量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是重要的滋补品。《本草纲目》中记载: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用于治疗“脾虚弱、食少便溏、气血亏虚”等疾病;《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黄帝内经》中记载:枣具有益气养肾、补血养颜、补肝降压、安神壮阳、治虚劳损之功效;而现在药理学则发现,红枣含有蛋白质、脂肪、醣类、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C、微量钙多种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份。民间有“日食三颗枣,百岁不显老”之说。
世界的红枣在中国,中国的红枣在南疆,南疆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现已成为世界红枣生产基地。 新疆阿克苏地区有“塞外江南”、“瓜果之乡”之称。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昼夜20度的温差,每天日照15小时,年日照2855-2967小时,全年长达220天的无霜期,气候干燥,不适于病虫害生长,更有天山纯净雪水灌溉。红枣无农药残留,无污染,造就了阿克苏红枣绿色、有机、健康、营养的品质。阿克苏红枣个大、皮薄、肉厚、质地较密、色泽鲜亮、含糖量高、口感松软、纯正香甜的特点,有“白金玉枣”之称,更有国家授予“中华灵果”的美誉。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引导下,阿克苏市于2002年开始规模化种植枣树,近年来在自治区林果业相关政策和阿克苏地区的正确决策推动下,枣树种植规模迅猛扩大,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4396亩发展到2013年的 200多万亩,已经占据了我市果品种植面积的半壁江山,与之相关联的企业也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优质红枣栽培—加工—流通各产业环节之间的链接逐步建主,配套软硬件(金融、经济、技术、信息、公共设施等)日趋完善,阿克苏市红枣产业的产业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1.2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2.1区域分布情况
阿克苏红枣产业区域布局基本形成以阿克苏市、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温宿县、阿瓦提县为重要的红枣基地,以库车县、温宿县、红旗坡农场、实验林场为重要建设城郊采摘、观光、休闲、旅游、园艺基地的两大区域布局。其中以阿克苏实验林场、温宿县、沙雅县和库车县种植规模较大。
红枣种植区域规划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塔里木河两岸五县一市,截止到2012年5月有150多万亩,已建成阿克苏市13.21万亩、库车县10.06万亩、沙雅县15.69万亩、新和县7.19万亩、温宿县12.28万亩、阿瓦提县10.73万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