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中考数学总复习 16 与函数相关的综合与创新
《中考数学新评价》
第 3 章 函数及其图像
16 与函数相关的综合与创新
华村学校 占 丰 平
方程、不等式与函数以及函数与函数之间的综合性问题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它涉及的知识较多,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也较高。对于解答这类问题,必须弄清方程、不等式与函数的纵横联系,通过观察图像,捕捉信息,分清变量之间的联系,遇到与函数、方程有关的实际问题,要善于建立相应的函数模型,并特别重视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的运用。复习时,即要加强对方程、函数及其图像等基础知识的运用和理解,又要深入对函数与方程的综合题型的研究,使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面有所拓展,能力有所加强。
问题1◎ 观察函数图像,利用获取的信息解决问题
例1 小颖和小亮上山游玩,小颖乘缆车,小亮步行,两人相约在山顶的缆车终点会合。已知小亮行走到缆车终点的路程是缆车到山顶的路线长的·2倍,小颖在小亮出发50min后才乘上缆车,缆车的平均速度为180m/min.设小亮出发xmin后行走的路程为ym.图16―1中的折线表示小亮在整个行走过程中y与x的函数关系。
(1)小亮行走的总路程是________m,他途中休息了________min.
(2)①当50≤x≤80,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②当小颖到达缆车终点时,小亮离缆车终点的路程是多少?
O
30
50
80
x∕min
y∕m
3600
1950
图16―1
探索:仔细挖掘图中信息,首先要弄清图像上的起点、终止休息点、终点的坐标,并由此发现小亮三个时间段内的路程、时间、速度等信息。再结合一次函数知识和题中所交代的数量关系可解决问题。
解:(1)3600,20.
(2)①当50≤x≤80时,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根据题意,当x=50时,y=1950;当x=80,y=3600.
所以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55x-800.
②缆车到达山顶的路线长为 3600÷2=1800(m),
缆车到达终点所需时间为 1800÷180=10(min).
小颖到达缆车终点时,小亮行走的时间为10+50=60(min).
把x=60代入y=55x-800,得y=55×60-800=2500.
所以,当小颖到达缆车终点时,小亮离缆车终点的路程是3600-2500=1100(m).
提醒:本题的呈现方式使用了数学中长用的三种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像语言。在对题意进行分析时,要将三种语言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相互说明的关系理清,并要求掌握列方程、列方程组、列不等式求解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问题2◎函数中的开放与探究
例2 看图说故事。
请你编写一个故事,使故事情景中出现的一对变量x,y满足图16―2所示的函数关系,要求:
①指出变量x和y的含义;
②利用图中的数据说明这对变量变化过程的实际意义,其中须涉及“速度”这个量。
探索:根据情景说明函数关系,要注意只有两个变量,涉及的其他量必须是常量。
O
y
2
x
5
11
15
图16―2
解:答案不唯一,如:
①该函数图像表示小明骑车离出发地的路程y(单位:km)与他所用的时间x(单位:min)的关系。
y
O
2
5
11
15
X
图16-2
②小明以400m∕min的速度骑了5min,在原地休息了6min,然后以500m∕min的速度匀速骑车回出发地。
提醒:解答结论开放题是关键要分析条件,从条件的结构分析结论的方向,然后写出正确的结论。
问题3◎函数中的存在性问题
例3 如图16 - 3,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图像经过原点O,交x轴于点A,其顶点B的坐标为
O
A
x
y
图16 — 3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及点A的坐标。
(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AQO与△AOB相似?如果存在,请求出Q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探索:(1)由“抛物线经过原点”和“抛物线顶点B的坐标为
”可得c的值和对称轴,再结合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可直接得出点A的坐标。有多种方法可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
(2)由“点B的坐标为 ”可发现∠BOA的度数,先假设存在点Q使△AQO与△AOB相似,进而确定∠QOA=∠BOA的度数,最终根据∠QOA的三角函数值求出点Q的坐标。
解:(1)由函数图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日立电梯UAX-Ⅱ图纸K3500429.pdf
- HP Prime快速入门手册.pdf VIP
- 汽车底盘系统检修(张振东)任务1 离合器踏板的检查与调整.ppt VIP
- 2025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pdf
- 汽车底盘系统检修(张振东)任务3 离合器分离轴承、压盘和从动盘的检修.ppt VIP
- 2023年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慢性老年病患者日常用药误区及对策.doc VIP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2011预.doc VIP
- 初高中衔接课因式分解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获奖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