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农村小型水利设施补助资金建设的方案.docVIP

2014年农村小型水利设施补助资金建设的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农村小型水利设施补助资金建设的方案

1 基本情况 1.1 自然状况 自然地理:崇阳县位于湖北省南陲,居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地跨北纬29°12′—29°41′,东经113°21′—104°06′之间,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52公里。东界通山,南邻通城及江西修水,西接通城和湖南省临湘,北连赤壁。全县总面积1968平方公里,折合295.2万亩。其中宜林山地229.03万亩,水面11.91万亩,耕地34.47万亩,非农业用地19.89万亩。 金塘镇位于崇阳县东南部,东南与江西省修水县交界,西与高枧乡相连,北与港口乡毗邻,总面积270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30万亩,耕地面积16365亩,下辖13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790人。 河流水系:崇阳县境内河流水系发育。陆水发源于通城县界头天岳关,由我县西南石咀入境,向东北贯通崇阳盆地,经天城镇东郊急折北去,到洪下进入赤壁市,是我县主要干流,流域面积3847.2平方公里,在我县境内为1938平方公里,河流长度208.6公里,在我县境内为67公里,接纳主要支流20条,河左11条,河右9条。全县有大小河港59余条,可开发水资源5.9万千瓦,装机容量已达1.6万千瓦。浪口天然温泉日出水量1500吨,含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原国家地矿部、轻工部联合鉴定为优质天然矿泉水。全县均属陆水水系。 项目区位于金塘镇金塘村及水坑村,区域内河流水系发育,陆水河一级支流青山河,青山河出口段,古名吴城港。发源于东门土地坳东北麓,金塘镇正源村丁家,流经寒泉,至金塘水坑,此段古名寒泉港,在金塘双港会由双岔经大源来的大源港。大源港长14.1公里,流域面积55.8平方公里。 水文气象:该项目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雨热同季,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夏多雨,秋冬干旱。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00~1850小时,年最多1989小时,年最少1524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40%。7~8月日照时数最多,有473小时,占全年的27%;1~3月最少,为287小时,占16%。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01~106千卡/cm2,年变化呈单峰型,7月最大,12月最少。冬末春初迅速增大,秋末开始减少。年平均气温16.7℃,极端最高气温40.7℃,(1966年8月11日),极端最低气温-14.9℃(1956年1月23日)年平均无霜期为254天。 据崇阳县水文站34年统计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51.7毫米。1954年最大2406.3毫米,1968年最小980.4毫米。实测一日最大暴雨量为1964年6月24日229.2毫米,三日最大暴雨量403.4毫米(同时期),七日最大暴雨量527.6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天然)818毫米,最大径流深1416.1毫米,最小径流深308.6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398.4毫米,陆面蒸发量644.8毫米。 土壤:项目区境内土壤种类较多,可分为红壤、黄棕壤、石灰(岩)性土、紫色土、潮土、草甸土、水稻土等7个土类。项目区铜钟乡位于崇阳县中部地区,多为水稻土、棕红壤土。 植被:项目区地理条件、气候、土壤均能满足亚热带植物的生长,为自然植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自然植被多为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种类繁多。人工植被有杉、松、竹、油茶、茶叶等,并有成片的人工竹林,果园型人工植被也有一定的发展。中部丘陵为二级地貌,自然植被多为蕨类及杜鹃花类灌木丛;人工植被有杉、松等用材林及经济果木林。中部丘陵和四周山区之间是过渡带,为三级地貌,植被多为用材林(以松、杉树林为主)和经济林(以油茶、茶叶为主),四周山区为四级地貌,植被垂直分布特征明显。 1.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2.1 行政区划及人口 总面积270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30万亩,耕地面积16365亩,下辖13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790人。项目区位于金塘镇金塘村及水坑村,涉及农村人口3057人,项目区设计灌溉面积2420亩,其中水田面积亩农业生产状况 群众生活水平 2012年农业人均产粮603.2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798元。农村整体生活水平不高。 1.2.4 交通条件 自然灾害情况 建国以来的水旱灾害由于境内地形复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因而旱涝在地区与季节分布上,均有差异。四周山区,历来缺水怕旱,丘陵区有不同程度的缺水情况,中部陆水两岸平畈,易发生渍涝灾害,形成。“四周旱,中间涝”的格局。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又使旱、洪灾频增加。 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多,就灾害的频繁性和危害程度而言,旱涝灾害大于风灾和病,虫、冰雹,霜冻等灾,尤以干旱最为突出。据统计,1949~1985年间,出现大小旱灾年有20年,出现大小洪涝灾害年有10年,其中“旱、涝同年”的有3年,无水、旱灾害的仅有10年。 水旱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