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礼乐教化之道
儒家的礼乐教化之道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走进《大红鹰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是美国人,但是他一直都非常钟情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了几年的中文之后,终于不远万里来到了北京。前几天我碰到他的时候,问他对中国的印象怎么样,没想到他给了我一个非常奇怪的答案,他说他好像觉得他所认识的韩国人比他所碰到的中国人更像中国人。后来我才明白他所说的意思其实是说,他认识很多韩国人,但是他比在北京认识到的这些中国人更加注重礼节,更加注重中国的传统文化。
的确是这样,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而且中国人是一个崇尚“礼”的民族,但是在物质文明急速发展的今天,在现代化的过程当中,这个“礼”字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被我们中国人渐渐地淡忘了,这个“礼”字到底传承了一种什么样的儒家文化?今天我们也很高兴请到了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的教授彭林先生。
欢迎您,彭教授。
我知道您还去过韩国,去过台湾,所以非常想听您来讲述一下,您觉得在我们这个地方和在韩国、在台湾之间,它的人、它的行为方式有没有什么变化,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彭林:感受就是你一开头所讲的,就是“礼”这个东西。我们跟他们没有明显差别,我们中国是五千年文明,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称号,韩国、日本这些礼都是从我们中国传过去的。现在传过去以后,被他们整个吸收了,而且融化在他们生活里面,也融化在他们历史里面。那么一到韩国,我觉得人跟人的关系,由于有“礼”这样一个东西,非常和谐,互相尊重,互相礼让,人人就显得比较有修养,社会秩序也非常的和谐。那么台湾也是这样,我觉得不光表现在行为上,而且表现在说话上,他们说话,我觉得比我们更有书卷气。我们讲话见面就是“你吃了吗”、“你怎么啦”,全是一些大白话,人家会“请用、请慢用、请多用”。这话听上去意思是一样的,意思没有变,但是给人觉得比较雅。那么包括他们给我们写信,给我们寄学术会议的邀请,甚至写通知,这个里面使用的这种语言和格式,都是让我们觉得他们学养要比我们好。因为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甚至包括一些教师,现在给文化人,就是给对方的教授写信,我们也都是大白话,所以他们有的时候一看就觉得很吃惊,觉得怎么大陆的人说话跟我们传统的那套表达方式都不太一样。所以我也这些年在清华开一门课叫“中国古代礼仪文化”。
主持人:好,我想下面我们就进入我们演讲的主题,让我们来欢迎彭林教授给我们开始演讲《儒家的礼乐教化之道》。
彭林:今天这讲演我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周公“制礼作乐”,第二个就是儒家的礼乐教化之道,第三个就是儒家礼学思想的边缘化。
那么我们要讲到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那么这个礼仪之邦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们一定要追溯到周公,就是西周开国之初。那么周公,他应该对我们中华文明最大的一个贡献,就是叫做“制礼作乐”。
大家知道,商朝是我们中原地区一个非常强大的一个青铜文明。我们现在博物馆里看到许许多多最精美的、最雄伟的青铜器几乎都是商朝的,像司母戊大方鼎。但是这个朝代,它是一个跛足的巨人,它的物质文明非常发达,但是它在精神上,它是一个侏儒。现在我们所出土的十几万片甲骨文说明什么呢?都是商王占卜的记录,他事无大小都要占卜,真是叫“不问苍生问鬼神”。天气好不好,昨天做了一个梦,乃至他太太要生孩子了,统统都要占卜。他这个商王非常迷信鬼神,迷信天命。认为他这个国家是天给他的,谁都奈何他不得。另外他非常残暴,我们讲到商朝,它有一个最突出的一个现象,叫做“人殉”和“人祭”。所谓人殉,就是拿活人去殉葬,一个商王死了以后,要拿几百人去殉葬,那么在平时繁多的祭祀当中,他要拿活人去做牺牲。那么由于这样一些原因,他不得人心。所以武王克商的时候,其实当时周,它是一个偏处于西北地区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力跟商是不能比的,但是他们懂得要用德来收揽人心。所以许许多多国家都愿意归附它,跟随它去跟商王朝做最后的决战。所以大家知道在“牧野之战”的时候,商王调集了几十万刑徒上去,结果前途倒戈,士兵起义。那么这场战争,只用了一个早晨的时间就结束了。一个那么强大的帝国,像纸糊的房子一样说倒就倒,这样一个局面让武王、让周公感到非常震惊,简直不能相信。那么《史记·周本记》上面记载,晚上两个人都睡不着,就在一起讨论怎么回事,我们怎么样才能避免重蹈殷人的覆辙,我们怎么样才能长治久安。由于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看到了民众的伟大力量,所以他们意识到今后的统治政策不能再信什么天命,要把政策转移到民众上面去。比方说,“毋以水鉴,当以民鉴”,“鉴”,就是镜子,我们以人为鉴,以史为鉴,以铜为鉴。他说不要拿水当镜子,当以民鉴。要把老百姓的反映当作检验自己为政得失的一个镜子,这个思想很了不得。这个思想后来成为我们古代人本主义思想的一个主旋律。后来我们到《左传》到《荀子》,有关这样的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