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高一)上3-e《从牛顿到爱因斯坦》课件1.ppt

沪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高一)上3-e《从牛顿到爱因斯坦》课件1.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E 从牛顿到爱因斯坦 上海市向明中学 严城 2005国际物理年 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相对论、量子论等物理学领域奠定了基础,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周年,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 。 2005国际物理年 该倡议首先由欧洲物理学会(?EPS?)在2000年“第三届世界物理学会年会”上提出;2002年,得到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第24次全体大会的一致通过;在2003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全体会议第32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支持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第58次会议,会议鼓掌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 Albert Einstein(1879 – 1955) 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的乌尔姆,1955年4月18日卒于美国的普林斯顿。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贡献,比如研究毛细现象、阐明布朗运动、建立狭义相对论并推广为广义相对论、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以量子理论完满地解释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固体比热,发展了量子统计。并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因为爱因斯坦在我们小小的地球上生活过,我们这颗蓝色的地球就比宇宙的其他部分有特色、有智慧、有人的道德。 ——李政道 爱因斯坦照片 爱因斯坦的幸运年 对于爱因斯坦来说,1905年是不寻常的一年;而对于科学的历史与未来而言,1905年也是不可思议的年份。从6月到12月,在这短短6个月间,26岁的爱因斯坦以五篇论文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理解,也一举奠定了其作为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的地位。 爱因斯坦的5篇论文 《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讨论光量子以及光电效应。(6月) 《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推导出计算扩散速度的数学公式。 《关于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止液体中悬浮小粒子的运动》:提供了原子确实存在的证明。(7月)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时空关系新理论,被称为“狭义相对论”。(9月) 《物体的惯性是否决定其内能》:建立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上,表明质量和能量可互换,后来推出最著名的科学方程:E=mc2。(11月) 19世纪末的物理学状况 物理学发展到19世纪末期,可以说是达到相当完美、相当成熟的程度。一切物理现象似乎都能够从相应的理论中得到满意的回答。 力学 一切力学现象原则上都能够从经典力学得到解释,牛顿力学以及分析力学已成为解决力学问题的有效的工具。 19世纪末的物理学状况 光学 波动说替代微粒说 热学 热质说被推翻 气体定律被建立 热力学定律被建立 能量守恒定律 19世纪末的物理学状况 电磁学——19世纪被称为电的世纪 1799年伏打发明电池 1819年奥斯特发现电流能够产生磁场(标志着电磁学的开端) 1826年欧姆定律被建立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 1873年麦克斯韦发表著作《论电和磁》,建立了电动力学 19世纪末的物理学状况 以经典力学、经典电磁场理论和经典统计力学为三大支柱的经典物理大厦在19世纪已经建成,而且基础牢固,宏伟壮观! “物理学已经无所作为,往后无非在已知规律的小数点后面加上几个数字而已。” ——G·R·基尔霍夫 “物理学的晴空上出现了两朵乌云” 19世纪的最后一天,欧洲著名的科学家欢聚一堂。会上,英国著名物理学家W.汤姆生(即开尔文勋爵)发表了新年祝词。他在回顾物理学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时说,物理大厦已经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饰工作。 “物理学的晴空上出现了两朵乌云” 同时,他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却若有所思地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 “第一朵乌云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上,” “第二朵乌云出现在关于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理论上。” 第一朵乌云—— 迈克耳逊-莫雷实验与“以太”说破灭 人们知道,水波的传播要有水做媒介,声波的传播要有空气做媒介,它们离开了介质都不能传播。太阳光穿过真空传到地球上,几十亿光年以外的星系发出的光,也穿过宇宙空间传到地球上。光波为什么能在真空中传播?它的传播介质是什么?物理学家给光找了个传播介质—“以太”。 但是,肯定了“以太”的存在,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运动,就必须会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