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汇 报 人 张 雄 钻井泥浆技术服务公司 2009年2月6日 2009年钻井泥浆技术工作会议材料 目 录 一、地质工程概况 二、钻井液技术难点 三、钻井液技术对策 四、钻井液技术应用 五、全井钻井液性能 六、实施效果 七、认识及建议 一、地质工程概况 ?311.2mm钻头?3652m+?244.5mm技套? 3648.9m 水泥浆返至井深2400m ? 215.9mm钻头?4397m+?139.7mm技套? 4368.21m ?660.4mm钻头?155.18m+?508mm表套? 154.98m 水泥浆返至地面 ?444.5mm钻头?1103m+?339.7mm技套?1102.30m 水泥浆返至地面 K1a:830m K1q:2405m J1s:2650m T3b:3205m T2k2:3250m J1b:3005m T2k1:3300m T1b:3360m P3wt:3448m C2b:3666m K1h:2200m 二、钻井液技术难点 1、井眼轨迹控制困难,对钻井液性能要求高。 该井在三叠系T2k2组 3250m开始造斜,由于造斜井段深且造斜井段地层岩性分布多样化,夹层多,造成定向施工时井壁不稳定,井眼轨迹不易控制。现场多次反抠纠斜,形成狗腿段多、不平滑的井眼轨迹,对钻井液性能要求高。 二、钻井液技术难点 2、造斜段、水平段井眼净化困难。 ①井眼尺寸大,环空返速低。造斜段使用?311.2mm钻头,配合防漏,造斜段的钻井排量由直井段45L/s降低到35L/s,降低了岩屑输送效果。 ②施工段深,井段长。该井完钻斜深4397m,其中造斜段长642m,水平段长505m,水平总位移984.69m,是一口大位移深井水平井,易形成不同厚度的长段岩屑床。 ③岩屑碎细,固控设备清除困难。造斜段、水平段均是在以泥岩为主的地层中钻进,泥岩钻屑易受钻具反复研磨,造成岩屑清除困难 。 二、钻井液技术难点 3、造斜段、水平段地层浸泡时间长,不利于井壁稳定。 因造斜段、水平段井段长,施工周期长(造斜段实际施工68天、水平段施工33天),井眼浸泡时间长,井壁极易失稳。 二、钻井液技术难点 4、井漏层段跨度大,地层承压能力低,井漏频繁,石炭系喷漏同层。 滴西18 滴西182 DX1804 DX1823 17次 滴西18井区直井井漏情况 漏失量 漏失次数 滴西18井区漏失层位跨度大,目的层石炭系漏失压力与地层压力接近,属典型的喷漏同层,在井漏发生后易诱发溢流、井喷。2008年公司在该区块的复杂时率为3.13%,全为井漏,成为制约该区钻井提速的首要问题。 375 m3 409 m3 8次 786 m3 9次 322 m3 5次 三、钻井液技术对策 1、优化钻井液性能为轨迹控制“保驾护航”: (1)提高钻井液的动塑比,搞好井眼净化。 (2)使用固体润滑剂RH-1控制摩阻,提高钻井液的润滑性能,协助工程控制平滑的井眼轨迹。 (3)严格控制滤失量,以良好的泥饼质量稳定井壁。 2、造斜段、水平段井眼净化技术措施: (1)选用合适的钻井液体系,合理流型与流变参数,配合使用生物聚合物XC来调整钻井液的流变性,提高钻井液的动塑比。 (2)钻进过程中每40m-60m和提钻前洗井时配制20m3稠段塞清扫岩屑。(3)配套工程措施:加强短提措施、大范围活动钻具,破坏岩屑床。 三、钻井液技术对策 3、造斜段、水平段井壁稳定技术措施: (1)选用合适的钻井液密度支撑井壁。 (2)提高钻井液的抑制性的同时使用好防塌封堵类材料,严格控制滤失量,改善泥饼质量,提高钻井液封堵、防塌能力。 (3)以良好的钻井液性能保障钻井工程的施工顺利,出现复杂及时有效处理,最大限度缩短工期来减少井壁浸泡时间。 (4)强化配套工程措施:加强短提,及时修复井壁。循环洗井选择合适地层,同一井段不要长时间洗井,避免冲蚀井壁,形成“大肚子”井眼。 三、钻井液技术对策 4、防漏技术措施: (1)密度控制: (2)优化性能:在满足钻井液悬浮、携带岩屑能力的前提下,控制较低的粘切,降低环空阻力。同时,提高泥饼质量,强化泥饼的护壁封堵性。 (3)配合工程技术措施:细化分段洗井、平稳开泵等技术措施,减少人为造成井漏机率。同时,每次堵漏成功后关井做承压1.5-2MPa,提高上部地层承压能力。 1.31-1.35 四开(3652m-4397m) 1.16-1.31 三开(1103m-3652m) 1.10-1.15 二开(15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