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井多媒体汇报题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汇 报 题 纲 一、项目简介 【江汉油田分支井钻井完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属局级科研项目,时间两年。主要研究内容有八个方面,目前室内研究工作已经完成,只是缺乏井位,未能现场试验,进展情况见下表: (2)回收工具设计 设计原则:与斜向器的打捞部位匹配,操作简单,工作可靠。 (3)开孔限位工具设计 设计原则:在设计开孔位置准确、安全、快速开孔,把主井眼与支井眼连通。 设计方案:在开孔位置置入限位器,限位器的限位面方向对准开孔方向并垂直于主井眼,限位器另一方向堵死二分支井眼。开孔钻具通过限位筒内孔进入限位器达到开孔目的。 1、主井眼的形成 强化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严格按设计完成主井眼的钻 井施工,井眼轨迹与设计符合率达到100%。 2、分支井套管开窗 (1)确定开窗位置 (2)用陀螺测斜仪测量回接筒键槽的方位 3、斜向器总成送入 斜向器总成调节后用钻具送入。确认定向键进入定向槽后丢掉斜向器总成,送入完成。 4、开窗 钻具组合:φ216铣锥+5″加重*10根+5″钻杆。 技术措施: (1)钻压:0-10KN,转速:30-60转/分,泵压:7MPa (2)钻井液粘度:60S以上。 (3)开始和后期轻压慢转,中间适当增加钻压到15KN。 (4)随时观察铁屑返出情况,分析判断开窗是否正常。 (5)操作平稳,送钻均匀,由司钻操作。 5、斜向器总成回收 第二分支井眼完钻后,需将斜向器总成回收,才能下油层套管完井。 6、下套管及固井难点分析 ① 难点一 第二分支套管的下入。在斜向器总成回收后,主井眼与二分支井眼相通并且窗口悬空,把套管顺利下入二分支井,是二分支井完井的关键环节。 ② 难点二 套管串扶正器进入二分支窗口。在斜井段和水平段中,由于重力作用,套管总是靠向井眼的下井壁,形成长井段管柱严重偏心,使窗边钻井液不能有效清除,影响水泥浆顶替效率。 ⑤ 难点五 水泥浆析出的自由水以及水泥浆的稳定性差异,在高边形成集中的游离水带通道,水泥浆变稀,凝固后高边产生强度较弱的渗透性水泥石,导致水泥浆窜槽,不能充分封隔油气水层。 ⑥ 难点六 第二分支窗口的密封问题不易保证。 7、下套管施工 下一分支套管 管串组合: 浮鞋+φ139.7mm套管1根+浮箍+φ139.7mm短套管1根+浮箍+球坐+φ139.7mm套管串+95/8*7悬挂器+回接筒。 下二分支套管 套管串组合: 浮鞋+φ139.7mm套管+弯套管+浮箍+φ139.7mm短套管1根+浮箍+球坐+φ139.7mm套管+变径接头+φ177.8mm套管*7根+95/8*7悬挂器+回接筒。 8、固井施工 (1)尾管下到设计位置,管内灌满泥浆后,平稳开泵,排量由小到大,直至达到替浆排量,控制泵压不得超过8Mpa。 (2)测后效,核对入井钻具,套管和井场剩余套管的根数。 (3)循环处理泥浆,性能均匀稳定,井下不漏、不垮、震动筛无沙子,泥浆含沙量小于0.2%,密度不低于1.16,粘度40-45s,初切2终切4,井下正常,达到固井条件后,按尾管悬挂器安全操作规程座挂尾管。 (4)为保证测声幅一次到底,使用水泥车替清水,大罐计量,井队、固井队派专人认真计算大罐的替量,防止替空,最大替量比设计替量多0.24方。 9、固井技术措施 针对分支井完井的主要特点,要保证和提高固井质量,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克服阻力,成功地把套管串结构下至设计井深;二是在大斜度井段和水平井段如何改变水泥浆体系流态,提高胶结强度。三是套管下到设计位置后,悬挂器安全座挂,开泵洗井、打浆、替浆、碰压均要做到万无一失。 10、固井工艺 (1)井眼准备 在整个钻井施工过程中,控制好井眼轨迹,保证轨迹符合设计要求,全井的全角变化率不超标准。 (2)管串结构 为防止阻流环失效,套管串采用双浮箍结构,实现三保险,防止水泥浆倒返,管串结构即:浮鞋+单根套管+浮箍+单根套管+浮箍+套管串。 (3)水泥浆性能 优选出DSHJ湿混水泥浆体系,该体系优点:①降失水剂依靠在水泥颗粒之间形成膜来控制失水,失水量小于50mL;②自由水接近于零;③近直角稠化,角变性良好,水泥浆在被顶替到位后,能抑制由水泥浆筒化引起的水泥浆失重;④水泥外加剂采用湿混,充分发挥外加剂效能,浆体均匀稳定水化效果好,有效地控制了水泥浆的固相沉降;⑤缓凝剂对水泥石的后期强度影响小,保证24小时后测声幅时水泥石具有足够的强度。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