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06控制

“尽管计划可以制定出来,组织结构可以调整得非常有效,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调动起来,但是这仍然不能保证所有的行动按计划执行,不能保证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一定能达到。” ——斯蒂芬·罗宾斯 彼得·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比尔·盖茨说:在未来的10年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 孔子曰:“言必行,行必果。” 苏轼讲:“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一、确立标准 标准:是人们检查和衡量工作及其成果的规范(尺度)。(或者说是对一职位或一员工个人的期望) 标准可由目标直接产生(目标越具体、可测,越可直接做标准使用);也可由目标另行订出有关绩效指标作为标准。 (一)明确控制对象(如产品质量) (二)选择控制的重点 (质量参数) (三)制定标准(国标、部标、用户标准) 1、标准的类型(一般) 第2节 管理控制的过程与要素 2、制定标准的方法 ①利用统计方法来确定预期成果。 要注意考虑同行业平均水平。 ②根据经验和判断来估计预期成果。 ③在客观的定量分析基础上建立工作标准。 1、关 键 控 制 点 关键控制点 避免了管理人员对过程的过多干预 扩大了管理幅度 降低了控制成本 关键点标准 实物标准 成本标准 资本标准 收益标准 定性标准 2、实时信息与实时控制 实时控制问题 时滞因素 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需要时间 成本因素 实时信息很难获得或者是获取成本过高 与你分享 智慧,每天知道多一点 价值是创造出来的。 专注,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 做到接纳,需要胸怀。 时间管理:每个时间段只做一件事。 不管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来看书。 今日事今日毕。 不断地验证自己的理论。 预算控制 ——弹性预算或变动预算、零基预算 直接观察 书面报告 稽核 损益平衡分析 目标管理(MBO) 管理资讯系统 四、控制的方法 谢谢观看! 1. 负馈控制与正馈控制   负馈控制是使执行结果符合控制标准的要求,为此需要将管理循环中的实施环节作为控制对象;“负馈”意味着使偏差得到缩小。   正馈控制是为了使控制标准发生变化,以便更好地符合内外现实环境条件的要求,其控制作用的发生主要体现在管理循环中的计划环节,说明这种控制的对象包括了控制标准本身; “正馈”意味着使控制标准和目标发生振荡。 第3节 管理控制的类型与方法 1. 负馈控制与正馈控制    正馈控制和负馈控制应该得到并重使用。正馈控制增进适应性,保持系统运行的稳定、平衡。    但另一方面,平衡不应该是静态的平衡,应该持一种动态平衡的观念,应能促进被控制系统在展现朝向目标的行为的同时适时地作出调整、适应和变化。 第3节 管理控制的类型与方法 2. 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   (1)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    外在控制 --事前控制 --驾驶盘控制(事中控制) --是/否控制(汰选控制) --事后控制(回馈控制)   内在控制 --员工的自我控制 --信任下属 --让下属参与设定目的和测量的标准 施控的主体:谁来控制? 第3节 管理控制的类型与方法 2. 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   (2)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 直接控制是把控制的注意力放在工作人员上。它基于这样的假设:计划实施的结果取决于执行计划的人,因此注重通过提高人员素质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直接控制--对人的控制----行为控制,主管对下属的监督。如管理者认为应对员工进行监控,以提高绩效和激励时 受控的客体:什么被控制? 第3节 管理控制的类型与方法 2. 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   (2)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   间接控制则是把控制的着眼点从“人” 转到 “事”上。通常倡导的“对事不对人”原则,就是强调要更多地使用间接控制方式。(需要绩效)   间接控制方式的优点: (1)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防微杜渐; (2)可避免因直接对人施控而产生的关系紧张状态。    间接控制要满足的假设条件: (1)工作成效是可测量的; (2)人们对工作成效好坏具有个人责任感; (3)查清事态及偏差原因的时间有保障; (4)有关人员或部门会采取纠正措施。 第3节 管理控制的类型与方法 输 入 输 出 转换过程 前馈控制 预防可能 出现的问题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