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05.docVIP

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05.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学期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05 一.选择题(12小题,每题3分,计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标识/鳞次栉比 孝悌/感激涕零 押解/浑身解数 B.剽悍/彪炳千古 癖好/劈波斩浪 炮烙/如法炮制 C.庇护/刚愎自用 拜谒/竭泽而渔 勒紧/敲诈勒索 D.枢纽/自出机杼 糜烂/望风披靡 纰缪/未雨绸缪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B.“限购”、“地王”、“蜗居”、“史上最强调控”……在这些火爆一时的词条背后,是政策的轮翻调整,是市场的变换莫测,是中国房地产久治不愈的痼疾。 C. 没有抱怨,没有眼泪;没有雕饰,没有渲染;更没有必要的描摹。丹柯用一颗勇敢的心照亮了族人逃生之路,当那双双大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时,难道我们不为之震憾吗? D. 流水潺潺,群山叠翠,这座典型的江南小镇不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而且文风鼎盛,人才辈出,钟灵毓秀的山水使之成了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交易情况不瘟不火,价格继续僵持,在平淡中迎来了年内最后一个销售的关键期。 B.夏的,,,群峰耸秀色可餐。 C.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表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将作为重点予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呼之欲出。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A.于是家人延画工画 延:聘请。 B.孺人讳桂 讳:忌讳。 C.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遗:馈赠。 D.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 从:堂房亲属。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二子肖母也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B. 孺人之吴家桥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 中夜与其妇泣 其后六年,余久卧病无聊 D. 世乃有无母之人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12.下列对原文的鉴赏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家中的“老妪”好心办了错事,为了帮助母亲避孕,让她喝了民间避孕偏方,从此失声变哑。 B.归有光的母亲何氏,世居吴家桥,娘家富有,却热爱劳动,生了许多小孩后也不停地干活。 C.本文虽名为“先妣事略”,但材料极为丰富,作者对母亲生前的琐事都记得清清楚楚,娓娓道来,情真意切。 D.《先妣事略》和《项脊轩志》一样,都是借助写生活中的琐事表达自己的感情,文中没有一处直抒胸臆的笔墨。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分) (2)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3分) 译文: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小重山·端午[元]舒 頔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14.上阕交待了一个富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的一些习俗,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有关端午节的哪些习俗,试写出三个来(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分)(??????? ) A.小说开头说去农家菜馆聚会,为结尾老周决定改去最高档的富丽华酒店“一醉方休”埋下伏笔,以突出老周做成好事后的兴奋之情。 B.小说中的“我”反对老周救人,反映了“我”的世故与冷漠,说明本质上“我”与车祸现场的“看客”没有什么区别。 C.小说描写老人在“证明”上签字时的情形,说明老人可能伤得很重,突出抢救老人的紧迫性,也自然引出了围观者的一番议论。 D.小说描写“皮夹克”的行为,既验证了老周坚持让老人签“证明”行为的正确性,也批评了国人的某种阴暗心理的劣根性。 E.小说没有明确表明“我”的身份,而是通过对“我”的言行及处事方式的描写,暗示“我”是县政府机关的干部。小说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ngqing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