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黄骅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VIP

河北省黄骅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骅中学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高中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 1、在偏远的农村至今还流传着赶牛耕地的口令:“驾、驾”(往前走),“吁、吁”(站住),“喔、喔”(右拐),“过、过”(左拐),耕牛会依照口令有条不紊地帮助农人完成耕作。这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 ) A.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 B.农民训练牲畜的技能 C.铁犁牛耕的生产状态 D.耕牛是人们的好朋友 2、钱穆说,均田是郡县制度下的井田,而井田是封建制度下的均田。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均田制的实质是贵族土地私有制 B.均田制和井田制都是土地国有制 C.井田制下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 D.均田制和井田制都是土地私有制 3、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这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4、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体现出当时的田庄( ) A.土地归封建国家所有 B.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 C.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D.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5、明中叶,《华亭县志》中记载:“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松江府志》记载明人诗云:“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这说明明代( ) A.松江垄断了全国棉纺织业 B.江南地区农业的衰落 C.江南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 D.棉纺织业纺和织出现分离 6、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图1反映了周朝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B、图2可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 C、图3反映了东汉时新的冶铁鼓风装置出现 D、图4在秦始皇时确立为全国统一流通的钱币 7、据载:唐长安“宫市”为一种官办的专门为宫廷采办物资的特殊机构,宋汴京“宫市”则顺应唐长安“宫市”官办宫廷采办的性质而逐渐演变为官商合一的机构。宋代“宫市”的演变( )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为宫廷的腐败埋下隐患 D.表明采办机构已经非常完善 8、《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做成了动画,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下列所述现象在宋代都城的街市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还有国外客商,商品满目琳琅。” B、“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C、“买卖昼夜不觉,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 D、“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9、明朝初年,政府为了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规定盐商若赴边塞纳粮,可由官府酬给盐引(取盐的凭证),商人持盐引到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然后贩卖取利。晋商抓住这一机会,获得了一次大发展。这一事例(  ) A.揭示了官商结合是商人获利的主要途径 B.开创了封建国家官营商业发展新路径 C.说明了商帮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D.表明明朝初年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10、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 ) A.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 C.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 D.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 11、中国古代一方面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另一方面商业仍然在蓬勃发展。对上述悖论的解释合理的是( ) A.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繁荣无关 B.“盐铁官营”等政策成为了商业发展的最大动因 C.重农是战国以后历朝的一贯政策,抑商并非贯穿始终 D.古代明清商业发展因其闭锁状态被西欧打破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2、1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ngqing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