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君子之乡——长垣
君子之乡——长垣
古代吟颂蘧伯玉诗选
宋广民 编著
长垣县政协文史委
印制
孟岗镇人民政府
前 言
长垣,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畔,春秋分邑,秦皇设县,历
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春秋先贤君子典范蘧伯玉的故乡,自古被
誉为“君子之乡”!
蘧伯玉,名瑗,字伯玉,谥成子,卫国蒲邑(今河南省长垣
县孟岗镇伯玉村)人,春秋先贤,上大夫,诸子百家之一,被尊
称为“蘧子”。其“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的“寡过之非”、
“不欺暗室”处世哲学为世人个人修养树立了行为准则;其“邦
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的从政理念为中国古代儒子学人
出仕经国指明了为官之道;其“弗治之治”的治国方略,开道家
“无为而治”的先河,成为中华几千年“与民生息、“国运安泰”
而保江山永固的基石;其“耻独为君子”的道德操守,更是为天
下众人树立了“君子标杆”,成为中华“君子典范”。
孔子赞曰:“君子哉!蘧伯玉!”
蘧伯玉思想深深启发和影响了孔子,从而为中国儒学的孕
育、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死后,位列孔庙陪祀东廊
第一位,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先觉”、“先哲”。
今日之长垣,抱蘧公君子之情怀,乘改革开放之东风,崛起
于黄河之滨,以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为国人所乐道,以乡村秀美、
城市亮丽为市民所称誉。今特选古人吟诵先贤君子蘧伯玉诗词十
九首,以缅怀蘧公君子之圣德,弘扬中华文明之辉光,壮我中华
复兴之宏志。
目 录
班昭………………………………………………………………1
《东征赋》
黄滔………………………………………………………………7
《五古·过古蒲蘧公里》
周昙 ……………………………………………………………10
《过古蒲谒卫灵公墓》
胡俨 ……………………………………………………………12
《谒蘧伯玉墓》
胡锭 ……………………………………………………………15
《蘧公里》
汪濬 ……………………………………………………………18
《题蘧公祠》
翟璘 ……………………………………………………………20
《赠西埜侯》
成逊 ……………………………………………………………21
《谒蘧伯玉墓》
成莲 ……………………………………………………………23
《吊伯玉墓》
成仲龙 …………………………………………………………25
《吊蘧伯玉墓》
刘宏 ……………………………………………………………27
《题蘧公祠》
陈东光 …………………………………………………………28
《谒蘧公祠》《吊伯玉子路二墓》
孙烈 ……………………………………………………………30
《谒伯玉祠》
杨选 ……………………………………………………………31
《祭蘧子》
王铎 ……………………………………………………………34
《蘧瑗里》《过蘧公里》
郜焕元 …………………………………………………………36
《伯玉坟》
宗琮 ……………………………………………………………38
《谒伯玉祠》
乾隆帝 …………………………………………………………39
《谒蘧公怀击磬事》
附:蘧伯玉传 …………………………………………………41
班 昭
班昭,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 (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岁嫁
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曹大家”。
班昭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
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其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
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邓太后临朝后,曾参与
政事。
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
影响。
汉和帝永初七年(公元 113
年),班昭之子曹成任职陈留郡长
垣长(相当于后来的长垣县令),
正月,班昭随其子曹成赴长垣任
职。他们乘车从都城洛阳出发,经
过偃师、巩义、荥阳、卷城(今原
阳县),在原武(今原阳县原武镇)
稍事停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