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英国工业革命.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英国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到来 瓦特改良蒸汽机——进入蒸汽时代 圈地运动——自由劳动力 (2011河北中考题)“当革命风暴席卷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威力并不因此而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 这场“变革” 指什么?主要标志是什么?这项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问题探究三:为什么英国会成为领先世界的大国? 英国首先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 率先进行并完成了工业革命 ,使其生产力大大提高。 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国家,从殖民地获得大量的财富,拥最广阔的商品和原料市场。 * 2、英国的产业结构有何变化? 3、英国的阶级关系有何变化? 4、英国的城市人口比重有何变化? 5、英国的城市化带来什么影响? 1764年,哈格里夫斯 发明 “珍妮机”——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水 力 水力织布机 1785 水 力 骡 机 1779 水 力 水力纺纱机 1769 人 力 珍妮纺纱机 1765 动 力 发 明 时间 工业革命的进程(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从棉纺织业开始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不再满足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工业革命成果展 棉纺织业→ 冶金、采矿、交通运输 手工工场 机器大工厂 法国 美国 德意志 俄国 日本 工业革命的地域扩展 英国 首先在英国产生完成,并向其他国家扩展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材料4 问题探究一: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垄断法终止了王权在创造专利上的特权,在历史上比单纯对国王权力的制止更加重要。 … …到1700年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 … …现在舞台已为产业革命布置就绪。(教材P38名家史论) ——道格拉斯·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 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政治前提 材料1 材料2 据统计,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757年-1815年间,从印度掠走了高达10亿英镑的财富。 材料3 欧洲 美洲 非洲 归程: 从美洲运金银到欧洲 中程:运奴隶到美洲贩卖 出程 : 从欧洲港口载上廉货物到非洲“换取”奴隶 奴隶贸易: 三角航程一次航行六个月,做三次买卖,获利100%-300% 海外殖民、奴隶贸易 —资本 、国外市场 英国手工工场里已实现了精细的分工。如每织一尺布,平均需要14道工序;生产一枚小小的胸针,需要经过18道工序的操作。把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反复操作的环节,使运用机器来代替手工劳动成为可能。 精细的分工,使工人长期从事某一工序的工作,因而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和机械师,他们已经具备发明机器和使用机器的能力。 材料4 发达的手工工场—分工、技术 早在1624年,英国议会就已经颁布《垄断法》,为新产品的第一个发明人授予专利证书,提供不超过14年的独占保护。据统计,到1851年为止,英国总共颁发了13023项专利,有力地促进和保护了个人的发明积极性。(教材P38)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英国手工工场里已实现了精细的分工。如每织一尺布,平均需要14道工序;生产一枚小小的胸针,需要经过18道工序的操作。把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反复操作的环节,使运用机器来代替手工劳动成为可能。 同时,精细的分工,使工人长期从事某一工序的工作,因而具有了某种特长,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和机械师,他们已经具备发明机器和使用机器的能力。(教材P39) 材料4 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政治前提 圈地运动 —劳动力 发达的手工工场 —分工、技术 海外殖民、 奴隶贸易 —资本、市场 问题探究二: 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资料库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材料4 材料5 材料6 材料7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材料1 1841年 1871年 材料2 产业结构—工业比重扩大  在农业社会,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和黑夜作息的分界,日出和日落是时间的尺度。工业化以后,劳动者不再按照自然界的昼夜交替或人体的生物钟作息,而是完全服从于资本的需要和机器的要求。日出日落失去意义,钟表应运而生,人们的时间观念一下强了起来。田园诗般的悠闲生活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快节奏的紧张生活。 生活方式变化 材料3 在进行交易的资产阶级 在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