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汽车产业发展调研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莞市汽车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附件: 东莞市汽车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东莞市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东莞市汽车产业由汽车制造业、摩托车制造业、零部件制造业和相关产业构成。据调查回收表格统计,至2004年底,我市汽车产业共有生产企业95家,其中汽车整车生产企业5家,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3家,主要零部件生产企业87家;外商独资企业45家,中外合资企业6家,内资企业44家,外资和民营企业基本各占一半。企业从业人员共有10529人,其中技术人员987人,占行业员工总数的9.4%;全行业资产总额26.8亿元,负债总额13.4亿元,行业资产负债率50%。2004年,全市汽车产量1119辆,摩托车产量22360辆,同比分别下降3.9%和2.9%;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73亿元,销售收入38.48亿元(其中,零部件销售收入34.74亿元),出口总值24.74亿元,利税0.8亿元,同比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市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4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有4家,包括:东莞友华、东坑歌乐、京滨电喷、东莞永强,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有23家。(详见附件1:东莞市年销售超千万元汽车工业企业一览表) (二)产品结构。我市汽车产业主要零部件产品有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汽车车身零部件、汽车底盘零部件、汽车电子电器及摩托车零部件等。目前,我市零部件制造业已有一定的基础,而汽车及摩托车整车制造业则基础薄弱、规模不大。从主要产品产值构成上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96.1%,摩托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3.9%。从资产总额上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92.6%,摩托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7.4%。从利税总额上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92.8%,摩托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7.2%。从出口总值上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99.3%,摩托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0.7%。数据分析显示,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相对较强,2004年全市汽车产业出口总值247409万元,其中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总值245611万元,占99.30%。(详见附件2:东莞市汽车产业行业细分对比表及附图) 我市在汽车整车生产方面虽然乘用车、商用车和挂车三个大类都兼有,包括旅行车、客车和专用车均有生产,但目前正常生产的只有东莞永强和东莞卢森宝亚永强两家公司。东莞永强是我省载货类专用车重点生产厂家之一,企业在产车型51个,主要产品有罐式车、自卸车、集装箱运输半挂车,其中以罐式运输车销量最大,年销量在1500辆左右,年销售收入3亿元。奥地利卢森宝亚国际有限公司与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合资的东莞卢森宝亚永强消防汽车有限公司的消防车项目前景看好,但目前尚处起步阶段。摩托车整车生产方面,产品主要为125cc排量的座式、骑式摩托车,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竞争力较弱。零部件生产方面,产品涉及范围较广,但在中控系统车载智能通讯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变速箱驱动轴系统车身结构车玻璃和轮胎及零部件产业布局较为分散,95家企业散布在全市32镇区,差不多每个镇区有2-5家企业,最多的寮步镇和塘厦镇各有8家企业,区域内尚未形成明显的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行业内汽车经销商已超过300家,其中4S馈店家沿沿路各个商铺分散经营2004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545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占36.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11.6%,而全市汽车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73亿元,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2%。2004年,全市汽车年产量不到全省的1%,专用车年产量仅占全省专用车产量的7%。 (三)产业集聚不明显 行业投资分散,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上、中、下游生产不衔接,产品特色和市场定位不突出,大路货低水平重复建设居多,没有形成产业集聚,缺少名镇、名企、名品。目前,我市的电脑IT、虎门服装、大朗毛衣、厚街和大岭山家具等已经成为区域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已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在国内外几乎没有太多影响,行业地位不突出。 (四)技术水平偏低 产品结构还不完善,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缺乏竞争力。我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乘用车、客车生产企业。而专用车生产虽有一定基础,但车种缺陷较多,高附加值、高技术的品种较少,高端消防车前景看好,但尚处在投资起步阶段。全市摩托车产量偏低,没有形成规模优势。汽车零部件多为劳动密集型、材料密集型产品,其中以汽车底盘零部件、汽车电子电器件和车身零部件生产企业居多。根据调查数据,汽车底盘零部件生产企业为22家,占总数23.2%;汽车电子电器件生产企业为19家,占总数20.0%;车身零部件生产企业为31家,占总数32.6%。目前,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还缺乏生产高新技术汽车零部件的能力,如电子控制多点燃油喷射系统、ABS、安全气囊等目前形成了6+3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