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心书香探索守望.docx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怡心书香探索守望

怡心书香 探索守望——一个普通中学历史教师教育生涯之感悟时间:2012-10-10 15:55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3期 ?怡心书香 探索守望——一个普通中学历史教师教育生涯之感悟孙双武?荒芜时代怡书香,“无奈”选择入师行1972年8月,我上小学的时候,学费、书本费是5角钱。可能是营养不良的缘故,个子不高。上学报名的第一天,就被一个高个子男孩讥笑。男孩的名字已经忘却了,只记得第一个学期期末,大雪深而无痕,蹒跚行到学校。老师把一张上面写有“三好学生”的奖状颁给了我,并奖励了两本小人书,书名记得特别清楚,一本是《雷锋的故事》,一本是《雏燕齐飞》。我当时激动的心情,至今无法忘怀。此后,只要评“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等奖,大多数同学都把票投给我。我的启蒙小学虽然只有30多名同学,但“山中无老虎,猴子充霸王”,我由此开始树立了自信心。那时的学校,除了正常教学活动外,还要组织参加生产劳动,春天拾肥,夏天“支农”,秋天收割,冬天冬藏,除了做作业、做游戏外,文化生活异常单调。实际上,那是一个鄙视文化、限制书香的文化荒凉时代。不过,我还是从姐姐那里开始接触到一些成年人才读的文学作品,如《红岩》《苦菜花》《西游记》《水浒传》《战争与和平》等。年幼的我根本就没有想过读书有何用,只知道藉此会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只知道获得“三好学生”称号,能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已经上了初中一年级,许多热血青年都一无反顾地参加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游戏中去,我的语文老师就考上了复旦大学生物系,在我们那个小地方掀起了惊涛骇浪。我的物理老师考了5年才借高中学制由二年转为三年的优势,考上了武汉大学。“天子骄子”们寒暑假回家省亲,津津乐道于大学丰富生活,听者多是肃然,我亦油然生敬。在父母的教导下,在大人们羡慕别人孩子的目光中,我也有了考上高等学府的梦想。虽然那是一个物资十分匮乏的年代,读文学作品或课外读物是许多孩子遥不可及的奢望,但在假期里,在无尽的原野牛背上,我还是走马观花般读了一些名著。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我还零零碎碎从报刊上摘抄了不少名言警句,尽管这总是被父母斥责为不学无术,可高考作文酣畅淋漓、一挥而就的成功却印证了读书弄墨的优势。十载寒窗苦,一朝跃龙门。考上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刚从奋斗中清醒过来的这一代人还不太熟悉大学专业对人生走向的影响。不过,我们对教师却都有自己的深刻印象——“教师是清贫的代名词”,同学们当时甚至相互勉励“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就这样,虽然我的高考成绩不错,填报的志愿也回避了师范专业,且郑重其事地填上了“不服从”,然而在近两个月的热切企盼中,我盼到的“居然是”师范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同窗之中竟有10余名同学与我同样的命运……那时我很幼稚,竟度日如年般地伤感,用苦闷中彷徨、悲思中忧伤、无助中失落、无奈中迷茫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曾希望父母再给一次机会,父母却无奈地劝告我,在面临人生抉择之时,最佳之策是应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更何况家庭经济状况也不允许再来一次。几年以后,我回到母校任教,才被告知当初我们那么多同学步入师范之旅,全因班主任在送档时将所有“不服从”全部“篡改”为“服从”。命运似乎是给我开了一个说大即大、说小亦小的玩笑。这种“善良之举”在当今可能会被作为“侵权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可是经过几年书海熏陶的我,已经淡泊了功名,能够慨然笑对这一切。步入大学神圣的殿堂,在学校图书馆“开架”的书库里,举目顾盼书的海洋,我最大的感受是:忽然发现世界变得空旷远大,无垠无际,深奥莫测。不是目光焦距延伸,而是视野由此变得宽广。历史专业的学子只是对书籍有抹不去的深情厚意,在渴求的目光里,涉猎庞杂,感兴趣的人物传记、中外通史、教育理论都成为“啃”的对象。大学老师所开书单中的书,亦成为阅读的“必修”内容。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说:书籍,是打发所谓“大学无聊”时光的最佳食粮。十几年潜移默化、沁入心髓的书生意气,曾也欲求脱胎换骨,但从未挥之即去,反而愈加厚重,“一介书生”至今仍是同事对我一致的评价。教海初航即狂想,书香熏陶伴时光做教师初非我意,但带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平稳心态,我还是很情愿地开始了教海试航。要做就做好,做一个好教师,做一个学生崇拜的教师,这是我从教最初心底里的基本“狂想”。然而残酷的现实总是与“狂想”开玩笑,学校里的书籍贫乏得惊人。除了教学参考书和教育教学报纸杂志之外,没有什么更有价值的书籍。一切都得靠自己积累,订一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成了最奢侈的廉价支出。在每一节课前,对学生和教学内容都要充分准备,对教法的选择都要深思熟虑;在每一节课后,对所得所失都要作出深刻反思。记得我任教的第一个学期的期中考试之前,县教育局组织了全县教育教学大检查,我执教的是一节期中考试复习课,课中有两名教师模样的人推门进来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