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州历史-文化名城游线十六个节点的简介初稿
温州历史文化名城游线十六个节点简介初稿
( 红色为备讲)
编者语 同事问:为什么要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教我半天都没回过神来,一直以来认为历史和文化是人类的必备精神食粮,那是养育子孙的思想导航。记得一本书上说“历史是人类对自身的集体记忆、认知、评价,也是演绎理想和憧憬的图画;文化的日积月累便是历史。城市的历史文化即是生你养你的资粮,一座没有记忆的城市,如同一位不知生他的娘是谁的失忆的孤儿。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是告诉世界:生我养我的娘多么慈祥美丽。申报即是思她念她学她,申报即是保她护她。讲郭璞建城历史:现在的温州古城始建于公元323年。南宋史书《方舆胜览》记述:“郭璞登山相地,错立如北斗,城之外曰松台,曰海坛,曰郭公,曰积谷,谓之斗门,而华盖直其口。瑞安门外三山,曰黄土、巽吉、仁王,则近类斗柄。因曰:‘若城于山外,当骤至富盛,然不免于兵戈火水之虞。若城绕其颠,寇不入斗,则安逸可以长保。’于是城于山上,且凿二十八井以象列宿。又曰:‘此去一千年。气数始旺云。’”故温州城历史上又名“斗城”。
(或者选:《温州弘治府志》卷一 府城:“郭璞初谋城于江北今有地名新城,取土称之,江北土轻。乃过江,登西北一峰今名郭公山,见数峰错立,状如北斗,故名斗城内联络海坛、华盖、积谷、松台、郭公山如斗魁,而华盖锁斗口;外则接凑巽吉、黄土、仁王、灵官如斗柄,而灵官又为辅星,以象天之北斗。” )
温州古城空间总框架:温州郡城分别由九座山峰形成北斗星的布局,把控着全城,与城北瓯江口中央,被称为温州城市头脑的江心屿组合,出现天文学中北斗星绕着北极星转的天然场景。这九座山分别为:1、海坛山(天枢星),2、郭公山(天璇星),3、松台山(天玑星),4、积谷山(天权星),此四山称之斗魁。5、黄土山(玉衡星),6、巽山(开阳星),7、仁王山(摇光星),三山称之斗柄。再加上巽山左侧的灵官山和仁王山右侧土堆“湖屿”(堪舆学中无岩石的不可名山)分别为第九辅星星》第八曰弼星在第七星右第九曰辅星在第六星左常见。东汉晚期室内顶刻
(山东嘉祥武氏墓祠斗炜帝车星象图)
1、古城墙遗址:温州古城城墙有外城名“罗城”城墙和子城城墙,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古城外城城墙遗址。城墙东望,山麓即是环抱古城的城壕,70年代被填,现在的环城东路。从城墙的地理位置,我们可想象当年郭璞营城思想“城绕其颠,寇不入斗”的形制,古城墙分别从五座山山腰蜿蜒而过。特别是古城东,《弘治温州府志》卷一云:“旧传华盖、积谷与海坛山相连”是一条气势磅礴的山脉。加上连绵亘古城墙和城壕,当然是达到“安逸可以长保”的防御目的。
(1877年温州郡城:海坛山南偏东拍:环城河环抱华盖山、海坛山和华盖山之间镇海门、镇海塔,华盖山巅的“江山一览亭”和城墙)
2、 “大观亭”:此亭不知始建何年,历史记载:明嘉靖年重建,改名“吸江亭”。亭有对联“已观江月升沧海,遍览云山入画图。”描述的就是华盖山在古城空间格局的地理地势:东望是瓯江和一望无际的沧海,西览是水云间的斗城山形。(在明朝的古地图上看温州东面即是大海,斗城九山的第一山海坛山之名即来自祭奠大海的法坛之意。)
宋温州知州杨蟠此山位于古城东南巽位,《弘治温州府志》学校 府儒学篇有:“永嘉自东晋置郡时已有学。唐太宗诏州县皆立孔子庙,学在州治东南”。东南方,从风水角度被定位为文化教育传播的中心,因此唐时规定“立孔子庙,学在州治东南”。因而此山周边布满学府书院之类的建筑,现遗存:谢池楼,飞霞洞,还有东山书院、孔庙遗址以及周边的府学巷、谢池巷,这里和华盖山西麓古城正东的墨池坊、招贤巷、县前头、铁井栏等巷是“东庙、南市、西居、北埠、中子城”的“东庙”片区部分。
2、谢池楼(历史文化名人):相传刘宋谢灵运任永嘉郡守时,因这里有口好泉眼而开凿春草池、建池上楼。谢灵运在此养病,梦中遇见其弟惠连,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佳句。(游谢池楼介绍谢灵运在温州的故事,展览谢灵运写温州的山水诗歌;康乐坊、澄鲜阁等遗迹照片。)
这里有二十八宿井两口:谢灵运祠石阶前冽泉井3、飞霞洞相传晋时永嘉人刘根隐居在此修炼,身旁总是飞霞缭绕而得名。后刘根在此洞修炼得道,成仙乘赤霞飞往天台紫灵宫,故又名飞霞山。飞霞洞口刘根升仙处,岩上镌有升台两大字。洞旁有一株托根岩石,横卧千尺,挐臂空中,浓荫亩许老樟树。民国16年只剩半截残根又长出新枝绿叶东山书院原在华盖山,北宋王开祖(字景山在此讲学从学者常数百人,成为开温州儒学研究之风的先驱,后人尊为永嘉学术开山祖。东山书院为当时全国四大书院之一。形成鼎足之势事功经世之学两郡之士负笈来游者日益众清雍正十年(1732)移建于有讲堂名师主持讲席清代陆汝钦、孙扩图、张振夔、孙锵鸣、王棻等曾任主讲。曾刊印《叶水心先生文集》29卷。据记载摩崖题刻多达五十处。80年代调查尚存19处。小赤壁云根气如虹天壁台、谢池东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激光雕刻礼品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的规划分析的报告的目录-.doc
- 激劝发卖职员话语.doc
- 激爽的策划的方案.doc
- 激活饮料上市的策划书.doc
- 灌溉渠系的规划.doc
- 火山村换届选举的资料.doc
- 火历钩沉一个遗佚已久古历之发现.doc
- 火灾事故责任性质与其民事责任.doc
- 火炮礼花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的规划分析的报告的目录-.doc
- 火腿肠高温蒸煮肠-中淀粉含量测定酸水解法.doc
- 附件10.征求意见稿-铝塑复合膜用流延聚丙烯薄膜(CPP)技术要求.pdf
- 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第1号修改单_编制说明.pdf
- 附件2.征求意见稿-电子级双氧水.pdf
-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Computing Marketplacetruction_Plan参考资料说明.pdf
- 2.现行铁路行业标准和铁路国家标准目录(工程建设标准).pdf
- 全球去中心化支付清算网络建设方案.pdf
- Web3.0企业级加密金库解决方案.pdf
- 李伟 诗意逍遥山水画.pdf
- 附件8.征求意见稿-木结构透明膨胀型防火涂料.pdf
- 易错02 整式和分式及其相关运算(七大易错分析+举一反三+易错题通关)(解析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