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知能检测3.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后知能检测3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武王有疾,不豫豫:安适,快乐 B.未可以戚我先王 戚:忧愁,悲伤 C.发书视之,信吉 发:拿出 D.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 集:集中 【解析】 B项,戚:感动;C项,发:翻开;D项,集:安定。 【答案】 A 2.以下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 B.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 C.无坠天之降葆命 D.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 【解析】 A项,“归”同“馈”;B项,“飨”同“享”; C项,“葆”同“宝”。 【答案】 D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告纣之罪于天 ②使管叔、蔡叔傅之 ③以旦代王发之身 ④子孙骄奢忘之 ⑤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 ⑥发书视之,信吉 ⑦子之鲁 ⑧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 ⑨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 A.①③//⑤/⑦ B.①③//⑤/⑦⑨ C.①③⑦//⑤/⑨ D.①③⑦//⑤⑧/⑨ 【解析】 ①③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②④⑥⑧⑨句中的“之”为代词,并且都是作前面谓语动词的宾语;⑤句中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⑦句中的“之”是动词,到。 【答案】 A 4.下列句子中不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王朝步自周,至丰 B.至于小大无怨 C.南面倍依以朝诸侯 D.诸侯咸服宗周 【解析】 A项,步,名词用作动词,步行。B项,小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民、大臣。C项,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 【答案】 D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告纣之罪于天 B.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 C.维长终是图 D.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 【解析】 C项,宾语前置句;A、B、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C 二、阅读鉴赏 (2013·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小题。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咸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 第:科举考中 B.推辱主帅推:追究 C.不痛绳之绳:捆绑 D.复命知益州 知:掌管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A项,“有夙儒张覃者未第”中的“第”本指科举考试的等级,前面“未”是副词,据此推断“第”为“科举考中”,正确。B项,“推”有“推究,推求”的意思,联系上文“笞之至死。诏案其罪”,显然“推”是“追究”的意思。C项,“不痛绳之”中“之”代指前文贩卖私盐犯法的人,所以“绳”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惩罚”,而不是“捆绑”。D项,“知益州”是动宾结构,而“益州”是行政区名,“知”解释为“掌管”,正确。 【答案】 C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以、为、而、者”四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以”,第一个是介词,把;第二个是介词,因为。B项,“为”,第一个是动词,作为;第二个是介词,表被动。C项,“而”,均为连词,表顺承。D项,“者”,均为助词,第一个是“……的人”,第二个表停顿。 【答案】 C 8.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