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磁波测距精品
2 利用天顶距向椭球面上化算 P1、P2为两测点,Z1、Z2为它们的天顶距,δ为两测点的折射角,ε1、 ε2为两测点在测线方向的垂线偏差, s1、s2为两测点的大地天顶距,R、r 为地球及波道的曲率半径,γ、β是 相应地球及波道的曲率半径之夹角, d1是经第一、二次速度改正后的弧长 度,d2是两测点的直线斜距,d3是椭 球面弦长,d4是椭球面弧长,要求 d1→d2→d3→d4 。 大地天顶距与观测天顶距有 4.9.5 投影改正(距离改化) 上面所求d4是椭球面上p1、p2两点间大地线长度,投影到高斯平面上成p′1、p′2两点间曲线长度d’4,而要求的是直线距离s。 一等网 二等网 三等网以下 (8-164) (8-167) (8-169) 4.9.6 实例 P190-193 作业: 用DI-20测距仪测得控制点双山至松山的距离观测值D0=5729.762m, 测站气温 t=21.9℃,气压 p=745.5mmhg, 仪器高 i双=1.190m, 高程H双=97.461m; 镜站气温 t=22.3℃,气压 p=750.5mmhg, 仪器高 i松=1.591m, 高程H松=57.462m; 测距仪加常数△D0=-4.3mm, 乘常数为 0, 精测频率 f=4495620HZ, 实际检定频率 f=4495635HZ, 周期误差小于固定误 差的1/2, 没有偏心观测; 对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参考椭球:高斯平面坐标y双=16.24km, y松=20.80km, 地球平均半径R=6370341m。 1.求改正后的斜距d; 2.斜距化算至椭球面S; 3.化算至高斯 平面边长D。 提示:计算气象改正先将测站与镜站气象参数取平均值,计算 中mmhg化为mb时应除以0.75006;计算两点高差以及高程平均值应 顾及仪器高。 仪器系统误差 的改正 几何投影改正 大气折射率变化 引起的改正 加常数改正 乘常数改正 周期误差改正 第一次速度改正k′(气象改正) 倾斜改正k2 海水面改正 (归算改正)k3 投影改正(距离改化)k0 棱镜常数改正 第二次速度改正k″ (气象代表性误差改正) 曲线斜距 各类距离改正数的计算 直线斜距 椭球面长度、平面直距 光径曲率改正 (波道几何改正)k1 波 道 弯 曲 改 正 弦→弧改正k4 弦 弦 改 正 k23 几 何 改 正 k234 EDM成果归算(原则:达到mm级就需改正) 边长归心改正 第四章 电磁波测距仪及其距离测量 4.1 电光调制和光电转换 4.2 电磁波测距仪分类 4.3 脉冲法测距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4.4 相位法测距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4.6 光波测距仪的合作目标 4.7 光波测距仪的检验 4.8 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 4.9 光波测距成果的归算 4.10 光波测距的误差来源及精度估计 4.13 全站仪原理 4.10.1 测距误差的主要来源 由相位法测距的基本公式 全微分并转换成中误差 顾及 和 后测距误差较为完整的表达式为 测距误差分为两部分: 1)与距离D成正比的误差,包括调制频率误差、真空中光速值误差、大气折射率误差。 2)与距离D无关的误差,包括测相误差、仪器加常数测定误差、测距仪和反射镜对中误差。测距仪内部的光电信号串扰引起的以一定距离为周期重复出现的周期误差,与距离D有关但不成比例,此处不顾及,测距仪的精度表达式为: 式中: D为实测距离,以km为单位。 A为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以mm为单位; B为仪器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以mm/km为单位; 例如: 某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3mm+3ppm,其表达的意思是: 该测距仪 —— 测距时的固定误差为:3mm; 测距时的比例误差为3mm/km。 衡量仪器的测距精度,注重以下两个指标: 内部符合精度:指仪器对同一距离进行多次观测,其观测值之间的符合程度。一次测距中误差为 它反映了仪器的测相误差以及外界大气条件的影响,仪器的加常数误差、乘常数误差、周期误差、对中误差的影响不能反映。 外部符合精度:指用测距仪在基线上比测后,所得到的量测值与基线值比较而求得的精度指标。一次测距中误差为 每台仪器出厂时的标准精度也是外部符合精度。 4.10.2 测距精度估计 对于式中偶然性误差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不同条件下的多次观测来削弱其影响;而对系统性误差影响则不然,但可以事先通过精确检定,缩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