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与说明俞正强浙江金华环城小学环节一.DOC

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与说明俞正强浙江金华环城小学环节一.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与说明俞正强浙江金华环城小学环节一

《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与说明 俞正强(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 环节一,认识折线统计图的意义 一、初步感知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形成课堂讨论基础。 1.呈现“2012年上海市每月平均气温情况”条形统计图。 师:你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有的月气温高,有的月气温低。 教师板书:高 低 生:1月2月气温不变。板书:不变。 (说明:学生很明白的说出数量多少与增减变化。所以,如果我们告知学生,条形统计图反映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反映增减变化情况,学生可能是不以为然的。) 师:哪个月变化很大?高了几度? 生:2月到3月,高了6度。6月到7月,高了8度。 2.呈现“2012年上海市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 呈现由条形到折线的变化过程,条缩为点,点连成线。 师:这是折线统计图,从哪个统计图变来的?怎么变来的? 生:从条形统计图变来的,把一条一条都缩成最上面的点,然后又把点连成一条线。 (说明:描点,连线,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已蕴含其中) 师:告诉我们什么? 生:条形统计图变成折线统计图,横轴、纵轴都没变。 生:一样的,样子换了一下,意思没变。 板书:变样子,意思没变。 (环节意图:让学生直观感知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异同,教学中,学生基本认识是形状不同,意思相同,形状不同是一个为条形,一个为折线。折线需要描点连线,学生觉得画折线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好画,更简单。意思相同是都能看出数量多少,都能看出变化情况。从这个学生认识来看,学习折线统计图的意义似乎只是为了画统计图的更方便而已。从而形成需要突破的认识原点。) 二.进一步感知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形成课堂共识 师:有没有产生过问题? 生沉默。 师:为什么要变样子? 生:画折线比画条形容易。 师: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折线统计图? (说明: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生活中去) 生:在爸爸的股票中 (说明:果然,学生更多的看到过股票中的折线统计图,学生自然会思考为什么股票选择用折线统计图?) 师:对,我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父亲和母亲老是讨论股票“走势图”,哪种统计图会叫“走势图”? (说明:这个问题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给学生的讨论注入了新的内容,如果说学生一开始的讨论限于形的外在讨论,那么,这个问题则将讨论引入内在的质的讨论) 生沉默 师引导:我们先来观察条形统计图。 一月走到几度? 生:走到5度。 师:它还往下走吗? 生:不走了。 师:轮到谁走了? 生:二月了。 师:二月走到几? 生:也到五就不走了。 师:后来轮到谁走了? (这个讨论非常有意思,在师生对话中,月份就被动画了) 师:结论,条形统计图是12个主角各走一个月。十二个主角排着比多少。 师:我们在来看折线统计图,谁先走? 生:天气走到一月,在到二月,接着一直走,直到十二月。 (这个讨论十分有价值,从一月到二月,直到十二月,天气被动画了) 师:结论,折线统计图是1个主角走12个月。一个主角走了一条变化曲线 师:谁是走势图? 生:折线统计图 师完成板书:条形 折线 数据多少 增减变化 (环节意图:如果前一个讨论环节在于学生的主体性,那么,这个讨论环节是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关于两种统计图的不同从意思一样到了意思不一样的飞跃。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环节二:巩固对折线统计图的意义的认识 1.呈现两个统计表 第一小组视力统计表 胡星视力统计表 姓名 张丹 李图 胡星 斯苗 视力 5.5 4.8 4.6 5.2 时间 一上 一下 二上 二下 视力 5.1 4.8 4.8 4.2 2.师:哪个统计表适合画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独立思考,将思考结果写在作业纸上) 生:第二个统计表有1个主角,第一个统计表有4个主角,所以第二个统计表适合折线统计图。 师:是否可以任意更改的? 生:不可以,要看内容适合什么。 (环节意图:巩固对两种统计图的认识,表一有四个主角,重在表示数量。表二只有一个主角,重在表示变化。说明学生明白了) 3.师:有没有产生新的问题? 环节三:进一步讨论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1.呈现“世界人口情况统计表” 人口(亿) 10 20 30 40 50 60 70 年份(年) 1804 1927 1960 1975 1987 1999 2011 师:适合什么统计图?为什么? 生:适合折线统计图,因为人口随年份变化发展。 (学生已经能比较熟练的对折线统计图的运用做出正确判断) 2.呈现两个折线统计图 师.A、B两个图中,哪一条人口走势图你比较喜欢? 生:B,因为有点变化。 师:为什么A会是直线? 生:因为横轴不一样。 师:不一样在哪里? 生:B图中,1804年——1927年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