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理学(第八版)最新教学课件传染病.ppt
病变累及主动脉→梅毒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瘤等。主动脉瘤破裂常是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 神经系统病变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脑脊髓膜,导致: 麻痹性痴呆:脑萎缩→→健忘、精神紊 乱、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 脊髓痨:脊髓后束变性、萎缩→→闪电 样痛,下肢感觉异常,腱反射 减弱、消失,进行性共济失调 肝脏:树胶样肿→ 结节性肿大→ 纤维化→瘢痕收缩→ 分叶状 骨梅毒→骨折 鼻骨梅毒→马鞍鼻 (二)先天性梅毒: 1. 早发性先天性梅毒: 2岁胎儿、新生儿: 流产、死胎、早产,广泛大疱、大 片剥脱性皮炎 婴幼儿: 火石肝、白色肺炎、马刀胫马鞍鼻 2. 晚发性先天性梅毒: 患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间质性角膜炎、楔形齿、神经性耳聋梅毒三联征。骨膜炎、马鞍鼻 梅毒发展过程 四、艾滋病(AIDS)――P298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感染所引起的以全身性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致命性传染病。 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缓慢,死亡率极高。潜伏期为2-10年,总死亡率几乎为100%,90%在诊断后2年内死亡 我国1985-1989年为传入期(从国外传入);1989年以后为播散(感染急剧上升);现在为流行期(在普通人群存在)。2000年HIV感染2.6万人,发病880人,死亡436人,总人数已达40万人。河南省文楼地区,输血感染30余人死亡,HIV阳性1300余人 我国目前感染人数40万人 3.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2-7岁儿童多见,起病急,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数小时即可出现中毒性休克和呼吸衰竭而死亡。该病的发生与内毒素血症有关,急性微循环障碍是病理基础 肠道病变和症状轻微,一般呈 卡他性炎表现,有时肠壁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滤泡增生肿大,呈滤泡性肠炎改变 多数器官微血管痉挛和通透性增加,大脑和脑干水肿、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肾上腺皮质出血和萎缩 (滤泡性肠炎)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第六节 性传播性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 通过性接触而传播的一类疾病 传统的性病只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等。近10余年病种多达20余种 一、淋病(gonorrhea) 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最常见的性病,多发生于15-30岁。成人几乎全部通过性交而传染,儿童可通过接触患者用过的衣物等传染,人类是淋球菌的唯一宿主 淋球菌主要侵犯泌尿生殖系统,对柱 状上皮和移行上皮有特别的亲和力 男性病变从前尿道开始,逆行蔓延到 后尿道,波及前列腺、精囊和附睾 女性累及外阴、阴道腺体、宫内膜、 输卵管及尿道。少数病例可经血道播 散引起其他部位的病变 粘附和侵入2个步骤 二、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 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STD, 多见于20-40岁。好发于潮湿温暖的黏膜 和皮肤交界的部位 男性常见于阴茎冠状沟、龟头、系带、 尿道口或肛门附近 女性多见于阴蒂、阴唇、会阴部及肛周 喉 传播途径:主要为性接触传播,也可通 过非性接触的间接感染而致病 传染源:患者及无症状带菌者 潜伏期:通常为3个月 病原体:主要是HPV6型及11型 肉眼: 小而尖的突起,逐渐扩大,淡红或暗红,质软,湿润,表面凹凸不平,呈疣状颗粒,有时较大呈菜花状生长 镜下: 角质层增生,角化不全,棘层肥厚,呈乳头状瘤样增生,出现凹空细胞,表皮突增粗延长,真皮内慢性炎性细胞浸润,血管、淋巴管扩张 凹空细胞(挖空细胞或核周空穴细胞):细胞较大,胞浆空泡状,核增大居中,可见双核或多核 尖锐湿疣 结局: 多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临床有局部搔痒、烧灼感。1/3可自行消退。有癌变可能 三、梅毒 (Syphilis) 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特点是病程的长期性和隐匿性,病原体侵犯多器官性,临床表现多样性。我国解放后,基本上消灭了此病,但近年来又有新的病例发现 病原体: 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体外活力低,不易生存。青霉素、四环素、汞、砷、铋等药物敏感 传染源:梅毒病人 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