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修养知识点归纳.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想道德与修养知识点归纳

第四专题 树立法治观念 推进依法治国 1996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第一毛纺厂家属区的公厕内,一名女子被强奸杀害。一名叫呼格吉勒图的18岁青年被认定为此案的凶犯,62天后被执行枪决。2005年,另一名叫赵志红的人主动坦白凶案是其所为。2014年11月20日,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对呼格吉勒图故意杀人、流氓罪一案作出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 启示: 没有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就无法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 没有对法律应有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爱惜,就会人人自危。 作为一个公民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学习法律知识,领会法律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是培养法律素质的基本要求。 本专题学习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二、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三、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一、法律的含义、本质、作用 (一)法律的含义 法律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 广义:法律的整体——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政府章程等。 • 狭义: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二)法律的本质与特征 1、法律的本质 •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 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 法律是由特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2、法律的特征 •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 法律是规定权利义务的行为规范 3、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律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社会主义法律最重要的作用表现为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秩序以及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具体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 4、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 、法律遵守(守法)等环节。 (1)法律制定(立法) 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我国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制定行政法规、部门章程)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地方政府规章)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本行政区的法律) 立法程序 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案的公布。 (2)法律执行(执法) 法的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执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 (3)法律适用(司法) 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其他任何机关、组织、个人无权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4)法律遵守(守法) 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它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即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在我国,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是守法的主体。 二、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 党的领导原则  人民主权原则  人权保障原则  法治原则  民主集中制原则 2、我国的国家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民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