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教育.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如何教育

? ——浅谈如何教育“问题学生”???亳州市利辛县大李集中心校:李翔?【摘要】:在一个班集体里,最让教师伤脑筋、费精力的不是多数普通学生,而是少数特殊学生。这些特殊学生在班级里的表现往往与众不同,要么不服管教,自行其是;要么行为偏执,自暴自弃;要么远离群体,孤独封闭……我们姑且称之为“问题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单凭教师的满腔热情和一两次严肃的谈话,是很难将其彻底转变的。他们需要的是真心、爱心和耐心。【关键词】:?/hotword/hotwordSearch.ashx?q=%CE%CA%CC%E2%D1%A7%C9%FA问题学生??形成原因?转化/hotword/hotwordSearch.ashx?q=%B6%D4%B2%DF对策 耐心的说服教育?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 ——题记??一、什么是“问题学生”:?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他们就是“问题学生”。例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写作业,说谎、打架、欺负同学、屡教不改等等,这些都是问题学生的表现。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其实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如果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问题学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也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问题学生”是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每个班集体当中都有这样的学生,因而转化问题学生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与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施以“爱的教育”。爱的教育离不开严格与宽容,离不开耐心与说理,离不开期望与赏识。对“问题学生”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这些孩子就像含苞未放的花朵,需要的是更多的阳光雨露,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 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和善待。? 二、“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 1、家庭原因:①.“残缺家庭”造成家庭教育的残缺。而且这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则变得尤为紧迫。它包括由于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形成的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②.“问题家庭”是指父母自身文化层次低,道德修养有所欠缺,缺少正确的教育方法导致学生问题的产生。③.“留守儿童”作为市场经济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我们这儿农村非常普遍,其教育与心理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残缺家庭”造成了物质条件上的困难。父母的无知,会给孩子带来精神上严重创伤,有的甚至造成恶劣品行。“留守儿童”大多数性格表现任性、自私等特点;或有孤独、畏惧的性格弱点。加之代养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造成了“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习困难、行为纪律散漫、品德不良等问题。?2、学校原因:一是部分教师重智轻德,只教不导,喜欢优生,歧视差生,使本身没有问题的学生心灵受到伤害,产生了很大的逆反心理。二是部分教师教育思想观念陈旧,育人方法简单粗暴,拉大师生间的距离,对学生的成长造成无意间的伤害。 3、社会原因:一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在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尚未形成时,吃喝玩乐是人生的最大享受这种错误的观念便先入为主,让他们滋生了好逸恶劳的恶习。二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学生都来自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相对比较贪乏。? 三、怎样转化“问题学生”:(一)、用爱心去拉近与问题学生的距离?成绩不好,调皮捣蛋,经常违返纪律,这样的学生很少能得到老师或家长的关爱。在感情上,他们都与家长、老师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得到关爱是他们的需要。可是他们由于常常被老师批评,被家长打骂,心里或多或少地也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如自卑、自闭、抑郁、退缩、焦虑、偏执等。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应该关心问题学生的心理发展,并且真心对待他们,不要用另类的眼光去看他们,也不要随意评价他们。 (案例):?我们班去年五年级的时候转来一位名叫毛莹莹的女孩子,刚开始我就发现她见到老师总是畏畏缩缩的,和同学也不大合群。有一天上课,她周围的学生就向我告状,说:“杨老师,我们实在无法忍受了,她老是朝我们吹气,吹不到还站起来。”有的同学还模仿给我看:“老师,她就是这样吹的。”我当时一听非常生气,这不是故意惹事吗?可是当我把严厉的目光投向毛莹莹时,我实在不忍心去批评她,只见她两眼泪汪汪望着我,浑身瑟瑟发抖,我压住了怒火,用平和的语气问她:“毛莹莹,你为什么要向同学吹气呀?是不是故意的?”她却带着哭腔说:“我不是故意的。”这时候和她一起转来的几位同学说:“老师,她以前就这样,不学习,上课好吹气,老师没办法,就让她嘴里咬个橡皮。”我感到非常震惊,橡皮虽然堵住了孩子的嘴巴,但孩子的自尊哪里去了呢?这时又有学生说:“老师,要不你买个气球让她衔在嘴里吧。”我感到又可气又可笑,严厉地批评了那些起哄的学生,并以此为契机教育同学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