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散体物料压力理论
12-1 历史背景 M.S.Ketchum总结了了几个早期在欧美国家进行的实验,同时也包括他自己的几项实验。这些实验包括实验和真实的粮仓模型,但所使用的压力测试设备的灵敏度都不十分精确。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实验都没能检测出物料在流动过程中的压力变化(高于静态值)。因此,不论是通过Janssen还是Airy方法得到的实验结果与实际中筒仓散体物料的压力值相近的结论都是不正确的。然而,尽管其中的一些实验考虑了漏斗位置的变化对于筒仓侧壁压力值的影响,但在设计中却没有针对这一影响提出解决方案。 12-2 Tachtamishev的实验 12-3 Marel 和Ander Reimbert(法国)的实验 chateau-landon 仓实验 Depression柱 12-4 Kim的实验(USSR) 12-5 PETROV 和他的团队的实验(USSR) Oktiabr Test Silo 12-6 PLATONOV AND KOVTUN实验(USSR)9 12-7 PIEPER AND WENZEL实验 粗糙度的影响 系数k的影响 装料和卸料的影响 浅沿仓的加载试验 偏心卸料的影响 12-8 MARTEN’S 试验(德国) 水平压力,p 1、与单纯自动卸料过程中相比,小麦和大麦运用气动卸料在仓的底部产生了很大的侧压力。较大的侧压力在总高度为5.5m的筒仓的底部1到2m处出现。 2、在物料为粉状,例如水泥、石灰岩粉和小麦粉等,其侧压力与储藏的时间有关。在装料结束后压力达到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增大是速度变缓。过1~2个小时后基本达到稳定。图12-32显示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其侧压力p和墙壁摩擦力的变化v。 墙壁摩擦力 V 竖向压力 P 12-9 JOACHIM HIERLEIN’S 试验 开关 双中心仓的安全性 12-10 G.P.DEUTSCH和他的合作者的实验 12-11 KVAPIL的研究(瑞典) 12-12 LENCZNER的流动实验 12-13 KOTCHANOVA的物料流动实验 12-14 SUGITA的实验 壁的压力测试 12-15 MCCABE的流动实验 12-16 S在流体材料上的测试 12-17 I和S的测试 12-18.Wenzel和Oertling的青贮料压力测试 12-19. Jenike和Johanson及其同事的试验 12-20. 结论 为了研究偏心卸料在卸料和装料时对压力影响,以及仓壁粗糙程度、时间等等因素,在1960年,K.Pieper和K.Wager在德国Braunschweig大学另外一系列复杂实验。 为了进行这些实验,设计了两种筒仓模型。一个是边为700mm×700mm,高5m,仓壁由40片互相连接的管片组装而成(见图12-10)。每片之间的支撑力可以被测量,通过校准可以达到的误差为±3%。同时,也可以精确测得每一片管片上的荷载。 实验者称,这种模型可以很好的适用于研究散体物料的特性,筒仓的粗糙因素,装料和卸料速度,卸料口的位置和形状大小(形状可以通过插入小单元来实现改变)。 第二个实验,用于实验粉状物料。壁厚很薄,直径800mm,高度5.8m的铝质筒仓。内壁光滑,压缩空气系统允许气动流量和混合。该装置用来很多数量的线性粘贴应变片。第一个实验中测量精确度不是很精确,误差限为±10。 研究发现,从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可以直接运用到实际中,而不需要再进行任何校准。 墙的角度摩擦系数μ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变化,不论仓在动态还是静态。μ在动态状态下相当小。和卸料过程的影响相比,仓壁的粗糙程度对于μ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在德国规范中,μ仅仅与物料的休止角有关系。实验还表明,摩擦角,装料过程时候为0.75ρ,卸料这个动态过程中为0.6ρ 根据Janssen的理论,k假定为:k=(1-sinρ)/ (1+sinρ),是主动土压力系数的相关系数。这一公式在材料静止时是不正确的。在卸料过程中k值接近0.5。德国规范取1.0,及时因为深度增加而导致压力也增加。 研究发现在筒仓模型试验中,对称的卸料、装料速度以及出料口位置对仓壁压力的影响几乎没有。因此推论,在实际中也无影响。 储料深度超出直径两倍的筒仓,其偏心卸料试验表明最大压力与出料口在同一侧;另一侧仓壁上的压力与中心卸料情况下的压力相同。 图12-11到图12-20显示的是不同开口类型筒仓侧压力的变化值试验模型仓为立方体,物料直径为3到5mm,根据出料口的类型和数量,偏心卸料的压力值比中心卸料的压力值大约40%。图12-21表示的是中心卸料的各种流动类型和可能的盈利几种位置。 1981年,Pieper和Stamou进行了一些列试验,主要研究浅沿仓在中心装、卸料和偏心装、卸料过程中物料在仓壁上的压力值计算方法。试验的筒仓为直径996mm,高2m,厚度为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