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1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汇总类析 终极版.doc

2011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汇总类析 终极版.doc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汇总类析 终极版 第一编·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 【答题指津顺口记】 鉴赏诗词莫要慌,平心静气细思量。 先从标题来入手,再借注解来相帮。 诗中动词要注意,暗示形象和思想。 题干务必要精读,一字一句不能放。 扣住词句来作答,自己不要乱主张。 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注:含手法语法现象以词类活用为主。修辞手法则以拟人,比喻,通感等为主。当然还可能出现化动为静等表达技巧。 )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案】“空”字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步骤一)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步骤二)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诗的“愁”味,使主题更加显明。(步骤三) 知识补充 分析诗歌鉴赏中的炼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人手:   (1)炼动词   分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可见“穿、拍、卷”写出了奇险、雄伟、气势磅礴恢弘、意境开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运用了拟人手法,连春花也因伤时而迸射出泪水——花瓣上露珠滴滴:失群的春鸟因恨别而惊悸地发出哀鸣——也引起恨别之人的共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去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   (2)炼形容词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纷纷写出了蜜蜂、蝴蝶之多:忙乱之态;特定时间——春天景色的特色。   通过对以上动词、形容词的分析发现它们起到以下的作用。描摹物态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描摹心理能妙传人物心绪,描摹情景能让人身临其境。   (3)把握词性的改变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健)、“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昌龄)“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他们的共同点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4)特殊词   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表达更加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如“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拟声词:古代诗歌中常用拟声词模拟自然的声音。不仅给读者以听觉的感受,还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   如“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扬州慢》姜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   总之,分析诗歌的炼字应注意:动词,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这些词是诗歌炼字的关键。 2004年福建卷 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阴。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字。请从三、四两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大漠天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