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创建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汇报资料(2014.10.31定稿).doc

创建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汇报资料(2014.10.31定稿).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建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汇报资料(2014.10.31定稿)

肇庆市广宁县其鉴纪念中学创建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汇报材料 创新法治建设 提升办学质量 广宁县其鉴纪念中学 近年来,我校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广宁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为依据,深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落实普法任务,积极创新法治文化建设工作,营造出“人人学法,人人讲法,人人守法”的良好氛围,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学校办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现就我校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创办于1976年,前身为新楼中学,为纪念上世纪20年代广东农运四大领袖之一的周其鉴烈士, 于1991年由政府更名为其鉴纪念中学,是肇庆市目前唯一一所以革命烈士名字命名的普通中学,是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及肇庆市一级学校。广东省三位老省长刘田夫、叶选平和朱森林同志分别为其鉴纪念中学的校名、周其鉴烈士铜像和周其鉴纪念馆题字。 ??? 学校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人数1843人,教职工136人。学校占地面积47805平方米,建筑面积17309平方米,校园内共安装了视频监控120台,实现了学生安全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控。学校坚持“发扬其鉴精神、创建优质学校”的办学理念,以“追求进步,自强不息”为校训,形成了环境优、校风正、教风纯、学风浓的优良氛围,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工作措施 (一)贯彻法律法规,强化班子建设 学校领导班子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参加普法学习教育等活动,学法、守法、普法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形成了“带头学法,带头守法,带头普法”“三个带头”的良好工作局面。思想上开拓进取,行为上团结协作,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二)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我校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考核目标,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处室领导及班主任为成员的法治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同时,与各部门、各班主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各尽其职,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做到同目标、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奖惩。 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副校长具体抓,各部门处室及班主任细致抓的立体局面。 (三)细化教育活动,推进普法深入 为更好地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不断推进依法治校进程,我校以有效的载体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抓手,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普法氛围,推动了校风、学风建设。一是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晨会、班会课、致家长的一封信、校讯通等宣传阵地,定期向广大师生宣传法律知识。通过法律法规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法制体系,自觉地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二是以师生为主体,开展“法律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法律知识竞赛”、“法制讲座”、“观看法律安全教育影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切实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今年,我校积极创新普法工作路子,把“模拟法庭”搬进校园,让学生在逼真的场景下,在“法官”、“检察官”、“律师”和“被告人”等角色的演绎中“现场说法”,进一步提高法律素养,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三是通过组织全校师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法制观念意识。并把法制教育纳入必修课内容,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尤其是在政治课、历史课、语文课中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多方位的措施,有效遏制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四)强化部门联动,扩大普法效应 我校在法律知识宣传上不仅着力于学校,还能走向家庭、走向社区、走进农村。定期邀请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县交警大队、县消防大队、东乡派出所等部门到学校开展法制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近五年来,开展活动累计达20多场次,参与师生人数累计达5万多人次,发放法制宣传手册、发放告家长书等累计达5万多份。同时,积极发挥家长分校作用,向家长传授法制意识,把普法教育引进农村基层。近三年,共到村一级开展家长法制讲座30多场次,参会家长达3000多人次。进一步扩大了普法效应。 (五)普法学用结合,促进依法管理 一是遵守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学。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熟悉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学校的权利、义务。不断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保证各项工作依法、高效运转。二是坚持民主决策。重大决策均提交学校教代会讨论通过,实行校务公开制,真正做到了公开政策、公开程序、公开过程、公开结果,保证了教职工的知情监督权。三是坚持办学经费规范管理。学校建立民主理财小组,每学期均组织教职工代表集中审账,杜绝乱收费、乱挥霍等违纪违规行为,成功创建为广宁县廉洁学校。 (六)规范办学秩序,优化办学氛围 一是依法规范师生行为,依法保障教育教学秩序,校风校纪严明。师生违法犯罪率一直保持为零。二是建立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学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