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概述 (一)定义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以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屈伸 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1、痹证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痹也。” “饮食居住,为其病本。” 2、《金匮要略》称本症为“历节”。“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3、巢元方强调体虚感邪是引起痹证的主要因素。 《诸病源候论.风湿痹候》“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 (二)源流 (三)范围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 二、病因病理 病因:内因:正气不足 外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 病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风寒湿 素体虚弱 乘虚入侵 肌肉 关节 筋脉 感受外邪 素体阳盛 (或阴虚阳亢) 寒邪入里化热 流注经络关节 经 络 阻 滞 气 血 运 行 不 畅 风寒湿痹 风湿热痹 停痰 关节肿胀畸形 久病留瘀 肝肾气血亏虚 心痹 痹 证 三、诊断及辨证治疗要点 (一)诊断要点 1、 发病特点 2、 临床表现、体征 3、 辅助检查 (二)辨证要点 1、辨虚实 2、辨风寒湿痹与风湿热痹 特征 肢体关节疼痛 红肿灼热疼 剧烈,遇寒痛 得冷稍舒, 增,不发热。 发热。 风寒湿痹 风湿热痹 舌 质淡红,苔白 质红,苔黄腻 或白腻 或黄燥 脉 缓 数 发病 缓 急 白苔 黄苔 3、辨邪气偏胜 行痹-风邪-疼痛游走不定 痛痹-寒邪-痛有定处,疼痛剧烈 着痹-湿邪-肌肤不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 4、辨痰瘀 (三)类证鉴别 痿 证 痹 证 病机 筋脉肌肉失养 气血运行不畅 临床 手足软弱无力 四肢躯体关节 表现 患肢枯萎瘦削 肌肉疼痛 不痛 痛 痿 证 (四)治疗要点 1、共同治法: 祛邪活络,缓急止痛 2、治疗方法: 发作期:祛邪为主(祛风散寒除湿清热) 静止期:调营卫,养气血,补肝肾 四、辨证论治 (一)风寒湿痹 1、行痹 主证:游走性关节疼痛+表证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药:防风汤加减 2、痛痹 主证:关节疼痛,遇寒痛增+寒证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 3、着痹 主证:关节重着酸痛+湿阻证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药:薏苡仁汤加减 (二)风湿热痹 主证:关节红肿热痛+热证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或宣痹汤 (三)久痹 1、痰瘀阻络 主证:关节肿大、畸形,肌肉萎缩,舌暗有瘀点,脉沉涩。 治法:补肾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益肾蠲痹丸加减 2、气血亏虚 主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气血亏虚证 治法: 补益气血活络,佐以舒筋 方药:气血并补荣筋汤(独活寄生汤) 病 案 成××,男,28岁。1年前曾患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并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医生给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一月前因水中作业,肢体关节又发生疼痛,重着,肌肤麻木,活动不便,苔白腻,脉濡缓。 病 案 诊断:痹证 辨证分型:风寒湿痹-着痹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药:薏苡仁汤加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