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救灾实力从应急到专业呈橄榄形 中国救灾实力有多强?
西南五省大旱、玉树地震、多省洪灾、舟曲泥石流……2010年,在刚刚过去的8个月里,中国经历了太多不幸和苦难。据国土资源部的《全国地质灾害通报》,2010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9553起,是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
“多难兴邦”,两年前的汶川地震之后,温家宝总理曾经在北川中学的黑板上写下这4个大字——这也是对国人极大地鼓舞。
中国,有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两年过去了,这个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准备好了吗?“中国目前的抗灾能力,从时间轴来看,呈现出明显的橄榄形——在灾难发生后的紧急救援时刻,表现得很突出;但在灾前的预防和灾后的重建,能力相对弱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邓国胜,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如是说。
预防,从5000万到50亿
“1990年-2008年间,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9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在2010年5月7日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周洪建给出了以上数据。
他在一幅中国地图上标注:在东北,“显著变暖,极端高温频繁”;在华北,“降水明显减少”;在长江流域,“中下游降水增多,洪涝频繁,上游降水减少,干旱加重”;在东南沿海及华南地区,“台风和咸潮灾害加重”;在西北,“明显变暖,冰川后退”;在青藏高原,“雪线上升”;在西南地区,“降水增加,但季节性干旱频繁发生”。
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室主任周平根的地图中,这7大区域更是被细化成了约20万个点,分布在他那1640张以县为单位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上。在这1640个县里,有1000多个县已经完成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但真正做得好的不多”。
就在舟曲泥石流发生前一周,国土资源系统的专家在重庆探讨,“中国自然灾害的风险究竟有多大?”
“我们不能总是强调人定胜天,我们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在中国,我们评估后给出的数据是,在预防上,我们没有把握说零伤亡,我们的最低风险仍然有300人。这就意味着,即使按照发达国家的水平加大投入,我们每年仍然有300人左右无法避免因地质灾害死亡的命运。现在,除去特殊状况,中国平均每年因地质灾害死亡的人数约为七八百人。”周平根说。
《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多位专家都表示,灾前的预防,是整个防灾减灾系统的重中之重。防患于未然,才能事半功倍。但周平根认为,国家在地质灾害防治上的投入还远远不足。
在2008年以前,中央政府每年在地质灾害治理上的投入是5000万元,但汶川地震后让国家对自然灾害的防治更加重视。周平根介绍,2009年,中央财政投入了8亿治理经费,2010年投入了14亿, “2011年,我们要争取50亿以上的投入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我们准备把这个写入‘十二五’规划中。”
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主要包括三部分。周平根解释,“一是采取工程治理现有的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二是搬迁一些重灾区;三是加强非工程措施,主要是用来发动群众群测群防,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灾害的专业监测,以及宣传防灾减灾的必备知识。”
对于重灾区的搬迁,周平根称,现在约有1万个重灾点需要搬迁,涉及人数为100万人左右,“如果每年花20个亿搬迁20万人,5年可以搬完。”
救援,从应急到专业
汶川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当即赶赴灾区,亲临现场指挥救灾。灾区各级政府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同时,部队也迅速投入到救灾工作中。中国快速、高效的救援行动,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与此相对应的是,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发生时,美国总统布什还在度假,直到两天后才终止度假返回白宫。美国的救援指挥部于飓风发生36小时之后才成立,5个小时后才向灾区派遣第一支救援部队,人数只有1000人。而向来以行政高效著称的日本,在阪神大地震发生后,政府行动迟缓,备受民众指责。
“中国建立的应急救助体系和四级响应系统在汶川地震中充分发挥了作用。”邓国胜如是评价,“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主导、军队参与的紧急救灾模式具有明显优势。”
这套四级响应系统是王振耀推动建立的。那时,他刚刚上任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2003年的“非典”触动了中国应急管理的软肋,从而催生了中国应急体系的从无到有。
到2005年禽流感爆发之时,这套应急体系已经逐渐成熟。2006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一年后,《突发事件应对法》开始实施,中国的危机管理制度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如今,56岁的王振耀辞去民政府慈善司司长一职,跳槽到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担任院长。但谈到四级响应系统,王振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IN 9830 冲压件切割毛边高度.pdf VIP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数学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0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VIP
- 古建筑传统瓦工(砧刻工砌花街工泥塑工古建瓦工)施工机械用电管理详细措施.docx VIP
- (高清版)DB51∕T 2997-2023 四川省水文数据通信传输指南 .pdf VIP
- 二升三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完整版25天.pdf VIP
- 统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与建议.doc VIP
- 沪教牛津版八年级英语上册词汇表.docx VIP
- 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西班牙语二级口译试卷.docx VIP
- GB∕T 5796.1-2022 梯形螺纹 第1部分:牙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