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中国治水兴邦启示录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只有水,才能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大禹治水,是中华民族大规模治水的开始,也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几千年来,“治国必先治水”。从都江堰到郑国渠,从白鹤梁到坎尔井,一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与水旱灾害持续不断斗争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几代水利工作者与全国人民一道奋力拼搏,一座座“长虹”凌空飞跃,一条条“巨龙”逶迤向前,一片片绿洲奇迹般诞生,一个个民生水利工程润泽山川……
60多年间,水利事业取得了前无古人的辉煌成就,为国家发展、民族富强、人民幸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也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推进水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
启示之一: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到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几十年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初步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饱受水旱灾害之苦。
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间,我国经历较大水灾1029次、较大旱灾1056次,平均每两年多时间就有一次较大的水旱灾害。
2000多年中,“母亲河”黄河平均3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仅1887年的一次泛滥就让93万同胞遇难,1931年的洪灾又使370万人丧生。
的确,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生活的地域面临着像中国这样频繁的干旱和洪涝灾害,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江河曾如长江、黄河这般暴虐,也没有哪一个国家专门设立一个“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为政之要,其枢在水。
历史不会忘记,新中国成立之前,国贫民弱,山河破碎,水系紊乱,河道长期失治,堤防残破不堪,水利设施寥寥无几,残缺不全。偌大的国土上只有22座大中型水库和一些塘坝、小型水库,江河堤防仅4.2万公里,几乎所有的江河都缺乏控制性工程。频繁的水旱灾害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历史不会忘记,早在瑞金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相继开展了对淮河、海河、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治淮工程、长江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三门峡水利枢纽等一批重要水利设施相继兴建,掀开了新中国水利建设事业的新篇章。
历史不会忘记,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水利摆到了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大幅度增加投入,水利工程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小浪底、治淮、治太湖等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陆续开工兴建。
2011年1月29日,新世纪第八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科学定位、统筹谋划、全面部署……文件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大兴水利的明确信号,成为水利改革发展新的历史里程碑,预示我国水利改革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六十载治水兴水,六十载山河换颜。新中国成立62年来,国家先后投入上万亿元资金用于水利建设,水利工程规模和数量跃居世界前列,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形成,江河治理成效卓著。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7万多座,堤防长度29.41万公里,长江中下游干堤工程全面达标,黄河干流重点堤防建设基本达标,治淮19项、治太11项骨干工程全面建成,其他主要江河干流堤防建设明显加快,水利工程设施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
今天,面对江河泛滥、洪涝肆虐而束手无策的局面已经得到根本性扭转,“两年一小灾、三年一大灾”的局面得以彻底摆脱。防汛抗洪减灾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据统计,截至2009年,全国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3.93万亿元。
60多年波澜壮阔的治水画卷昭示我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水旱灾害十分频繁、治水任务异常艰巨的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水利事业发展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守八方平安,筑江河安澜的根本保证。
启示之二: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到“给水以出路,人才有出路”,从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到可持续发展水利,几十年的实践,鲜明体现出尊重自然、认识规律、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治水兴水之路。
大禹改鲧的“壅堵”为“疏导”;李冰父子“深淘滩,低作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翻开中国治水史册,凡兴水为利者,大都遵循自然规律,走人水和谐之路。
时空分布不均,洪涝灾害频发。我国是世界上治水难度最大的国家。在几十年的实践中,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治水兴水之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蓄泄兼筹”“统筹兼顾”“除害与兴利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治水方略指引下,治淮工程、长江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三门峡水利枢纽等一批重要水利设施相继兴建。
改革开放以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pdf
- YYT 1789.4-2022 体外诊断检验系统 性能评价方法 第4部分:线性区间与可报告区间.docx VIP
-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2023年汕头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一种凝汽式汽轮机低压缸效率的在线计算方法.pdf VIP
- 口腔名词解释、大题.pdf VIP
- 《革命烈士诗抄》阅读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招标代理投标文件.doc VIP
- 2022年汕头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四川宜宾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