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隐藏在历史里的那些秘密
古代名人的“怪癖”司马光爱睡圆木枕头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留给后世人的文学与历史经典。据说他为了争取写作和读书的时间,要家人锯一圆木给他当枕头。
因圆木是圆形的,睡觉时略一翻身,圆木就会滚动,很容易被惊醒,这样便可起身挑灯夜读(或早读)。终其一生,司马光都以圆木为枕,称其为“警枕”。
苏轼爱食蜂蜜
苏轼嗜茶,人所共知;但苏轼爱食蜂蜜,知道的人就少了。他是在流放黄州和惠州时,曾养过蜜蜂,因而深爱之。
仲殊和尚与苏轼的嗜好相同,两人都爱食蜂蜜,因而“臭味相投”,一见如故,成为好友。仲殊和尚用餐时,喜欢先把素菜浸于蜂蜜中,或以蜂蜜沾菜后才吃,他人都很嫌弃,不愿与仲殊和尚共餐,惟独苏轼与仲殊和尚嗜同味合,一同进食甚欢。
苏轼曾作《安州老人食蜜歌》:东坡先生取人廉,几人相欢几人嫌;恰此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
郑板桥爱吃狗肉
郑板桥在扬州卖画,只要有人送他一碗狗肉,他就会回赠一幅小画;但达官贵人、富商豪贾,如想以千金买他的画,还要看他脸色,倘若不高兴,虽千金亦不屑一顾。
有一大盐商,向郑板桥求画被拒,后得知他嗜吃狗肉,乃设一圈套,骗走郑板桥的画,事后却被郑板桥识破,他一气之下,告进官府,此事轰动扬州城,成为茶余饭后笑谈。
金圣叹爱闻裹脚布
金圣叹是一狂人,他为文倜傥不群,行事荒诞不经。每在睡觉前,必把玩其夫人的三寸金莲,先闻其裹脚布,常赞裹脚布的气味,有如臭豆腐乳之香味,越闻越舒畅,这才昏昏若睡,渐进入温柔梦乡。
他常喜欢脱下其夫人的绣花弓鞋,将酒杯放于弓鞋内,闻弓鞋里的汗臭与酒气混合发出的异味,一边饮酒,一边抚摸夫人的小脚!金圣叹真是放浪形骸,可称为恶癖之极也
“天门阵”是什么阵
《赤壁》,孙刘联军和曹军你来我往地展开对攻。两部电影中的“阵法”尤其吸引眼球,指挥者一挥旗子,大队人马如同潮水般涌来或者退走,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我想,古人真牛啊。但我也知道,这些“阵法”都是今人演绎的,真的古代战争肯定不能像电影中描绘得这么好看,这么紧凑和秩序井然。
我们的先贤喜欢云山雾罩,以大而无当的概念或名词来描述事物。像什么八卦阵、太极图之类。戏剧中,还有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天门阵是什么东东?听完整部《杨家将》,都搞不明白天门阵高明在哪里。所以,我猜测根本就没有这么一种像万能钥匙一样的阵法。古代的以少胜多、转败为胜一定有其偶然因素或其他原因,与所谓阵法关联不大。否则,为何不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让后人可以照搬?这样的唯一好处是,给了后人想象的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填空,怎么填都不算过分,端出机关枪都无所谓,只要观众喜欢。
沈括在著名的《梦溪笔谈》中提到了“阵法”,读完不禁哂然。宋神宗熙宁年间,皇帝命令六宅使郭故等讨论九军阵法,并写成书,以便颁发给各路统帅府施行。郭固参考了不少古代兵法,终于写成。里面提到,将九军合成一个营阵(行进时称为“阵”,驻扎时称为“营”),其外只用一个驻队环绕守卫。若按古代计算方法,每人占地两步,马占地四步。沈括质疑,十万人的军队,纵横十里地,到哪里找那么大且无山丘、溪涧和树木等障碍的地盘呢?再说九军都被一个驻队做成的“篱笆”围着,军队再也不能分开行动,仿佛九个人合起来被一张皮包着,互受牵制,不能自由行动,如何作战?此外,古代阵法上还有“面面相向,背背相承”的说法,郭固对此的解释是“阵中士兵都侧面站着,每两行士兵构成一条巷道,使他们面面相对”。沈括问,这样的军队如何作战?
后来,沈括建议,别按郭固的阵法演练了,让九军各自为阵,各自占据有利地形,各军派驻各自的守卫部队。战鼓一响,军队收缩或展开,集结或分散,都能浩浩荡荡而有条不紊地进行。九军各自的营阵合起来成为一个大阵营,当中分出四条通道,构成“井字形”。这样的九军也符合“面面相向,背背相承”的说法。皇帝认可了沈括的解释。沈括“阵法”大概是比较贴近实际、比较详细的一种记录了,但正因其详细,也让人看到不过如此,实在没什么稀奇,跟我们在电影上见到的宏大场面完全是两码事。我们还是无法明白“阵法”之无往不利。
古人是如何进行“拜年 ”
古人是如何进行拜年的呢?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直至今日仍然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