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听民谣看发展
听民谣看发展沈井伟 戴淦 一、“民谣”定义及主要特征“民谣”,是一种主要以口头流传为主,且与平民十分贴近的文学类型。它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短篇韵文作品,多与社会生活、时事政治有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将其俗称为〝顺口溜〞,是一种较为盛行的语言现象,“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个够;感情铁,喝出血。”“喝白酒一斤两斤不醉,下舞池三步四步都会,打麻将五夜六夜不睡,玩女人七个八个不累,收礼金成千上万不退。”等等类似的话,大家都有所耳闻或能跟上两句。民谣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些悠久经典民谣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经》,特别是其中的《国风》,不妨看作我国第一部经过艺术加工的民谣专集。具有合辙压韵、朗朗上口、形式短小、用字简练、富有幽默感等特征,是人民群众抒情言志、臧否人物、议论时政、评击时弊、表达爱憎的一种情感和意志的最鲜活、最原生态的表达方式。二、听民谣看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可谓人人有数众人讲,灌云也不例外,当地民谣就是最好的例证。六十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方方面面取得举世瞩目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老百姓的欢乐、感激之情益于言表,时不时会用〝顺口溜〞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正像有的谓之〝中国通〞的老外所言:〝要了解中国,从顺口溜开始。〞解放前,中国人民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外患内乱害得老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当时,就有这样的民谣:〝瓦匠住草房,织女没衣裳,卖盐的喝淡汤,种粮的吃粗糠,磨面的吃瓜秧,卖糖的苦难当,炒菜的光闻香,织席的睡光床,抬棺材的死道旁。〞还有民谣将穷人的穿着从头说到脚:〝帽子没顶,衣服没领,裤子没裆,鞋子没帮。〞形象地道出了当时中国人民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生命毫无保障的穷苦生活。解放后,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了主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因种种原因,致使长时间没有能解决温饱问题,背着贫穷落后的包袱,于是,〝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娱乐基本靠口〞;〝黄土墙、茅草房,山芋干子当主粮,男女老少都一样,穿的都是破衣裳。〞〝男孩女孩一大窝,身上衣服补丁多,吃了上顿没下顿,累得爹娘背也驼。〞〝公社小干部,穿着尼龙裤,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染黑的、染蓝的,就是没有社员的。〞等顺口溜,满天飞舞,越听越不是滋味。幸亏〝办法总比困难多〞,一件衣服才有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法,孩子的衣服也只能:〝大穿新,二穿旧,三穿破衲头〞的方式来更换;那时,农村的路况也很差:〝晴天似刀,雨天似胶,走路闪腰,骑车摔跤〞;〝道路不平,信息不灵,经济停滞,永不脱贫〞。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应早该脱贫致富,怎么老是〝今年盼明年好,明年还穿破棉袄〞呢?民谣告诉人们: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未了,但还没有富起来,要得富起来,必须改革开放闯新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走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十年来的广大农村,发生了几大变化:一是观念上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人们的个人潜能得到发挥,冲破城乡界限,进城务工成为主流,城乡人的观念正趋于大同;二是开展计划生育,提倡〝只生一个好〞,人口受到了控别,群众生活压力减轻;三是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得到广泛推广,在种植粮食的同时,大力发展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等种植和畜牧养殖业,实施高效业实施栽培,并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四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特别是沿海省份和条件好的地区,村村通公路,家家吃上自来水,电话通讯和广播电视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于是,民谣也随着变化:〝要想富,先铺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养猪)〞,〝科学真是佛,谁拜谁受益〞,〝电视一开乐开怀,电话一响信息来〞,〝耕地不用牛(机械化),点灯不用油(电灯)吃水用手扭(自来水),出门招招手(出租车),在家看全球(电视机)〞;〝穿讲漂亮,吃讲营养,用讲高档,住讲宽敞〞;〝小伙穿衣紧、挺、颖,姑娘穿衣瘦、透、露〞……老人们说得好:这些顺口溜是我们几代人的梦想,如今不仅都实现了,而且连我们当时没有想到的现在都有了!发展真是快,都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小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于是,又听到了这样的顺口溜:〝公园就在家门口,健身设施样样有,村里生活像城里,农民日子甜心头。〞江苏灌云大伊山街头也有民间艺人在唱:〝来到新城区,就像进花园,这里有假山,那里有喷泉,草地像地毯,健身设施全,住宅宽敞美,亮化暖心田,家家电器化,天天像过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又陆续出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惠农政策,农民还用顺口溜的形式进行了概括:〝党的惠农政策好,我们百姓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