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语言风格1
鉴赏诗歌语言;苏小妹: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 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
苏东坡: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东坡: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问:“扶”“失” 妙在何处?
答:“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一个“失”字,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考点精解——鉴赏诗歌语言的考查角度;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何处?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必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样题示例1;;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一肠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则非常传神,它能真切地透露出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句中指回望 ,(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欲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 步骤三);P122 T2.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暮 江 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赏析“铺”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铺”,柔和地散开。准确形象地写出了太阳照射面积的广度;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水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①忽西落,池月②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③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 ①山光:照在山上的阳光,这里指太???。②池月:指月亮。③轩:窗。
;请简要分析前两句中“忽”“渐”二字的妙处。
答:;答案:这两个字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的实际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一“忽”一“渐”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心理上的快感。;T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真州绝句五首(其四)
王士祯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答案:诗句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傍晚时分,太阳西斜,风儿平静,红红的树影映满半江水,江边渔民卖鱼声此起彼伏的优美风光。“日斜风定”“半江红树卖鲈鱼”自然清新,境界淡远,语言含蓄,富于生活气息。;第二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例2: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直率的船家女形象。;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T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赠 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答案:全诗语句朴实无华而又意蕴深远。“无情”正是“多情”到了至真、至深、至切的表现;“笑不成”是由于“多情”。后两句由人到蜡烛,表面写蜡烛,其实是在写人“流泪”。全诗写出了惨然相视、默然无语、难舍难分的情态。; 品评词语,巧抓 “诗眼”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3年) ??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UPSW微机控制电力专用不间断电源(UPS)系统使用说明书.doc VIP
- 部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1人要有自信 教学设计.docx
- 风险决策模型层次分析法.ppt VIP
- 2018秋九年级英语全册 10分钟课堂 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section a(grammar focus-4c)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VIP
- 2024年秋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课件 Bridging Unit3 Section A.pptx
- 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ppt VIP
- 肺微波消融临床护理要点.pptx VIP
- 机器人学机器视觉与控制 MATLAB算法基础.pdf VIP
- 2025年大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参考答案.docx VIP
- 艾莫迅modbus转以太网_4串口服务器_RS485-ETH-M04_v1.0.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