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舞蹈语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蜜蜂的舞蹈语言

蜜蜂的舞蹈语言 蜜蜂经历了几千万年的进化,达到了蜂类发展的最高级阶段,实现了真社会性(Eusociality)生活方式,即亲代和子代在一起生活,雌性个体分化为两种形态、生理和职能上完全不同的级型,有职能的分工和协作。一群蜂通常有1只专司产卵的蜂王和数万只生殖器官不发育的工蜂。工蜂担负育幼和采集饲料等巢内外的各种职能。在温暖的繁殖季节,蜂群里还产生几百到一两千只雄蜂。它们是由蜂王产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它们的职能是与新产生的处女蜂王交配。蜜蜂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还发展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通讯联络系统,整个蜂群能够进行有条不紊地协调一致的活动。蜜蜂的舞蹈语言是它们进行通讯联络的方法之一。 关于饲料地点的舞蹈语言 弗里希(Karl von Frisch)自1915年开始与其学生和同事进行了50多年的试验研究,发现蜜蜂以舞蹈方式指示它的同伴饲料源的方向和距离,以及气味、饲料丰歉等信息。他还发现蜜蜂具有色觉,能感知太阳在空中的位置,天空偏振光,地球重力以及学习能力等。 在正常情况下,2~3星期以上日龄的蜜蜂出巢进行采集活动,主要采集花蜜、花粉、树胶和水。这样的蜜蜂称为采集蜂,其中有一小部分采集蜂专门寻找蜜粉源,称为侦察蜂。蜜蜂采集是一项社会活动,它的核心是侦察蜂和被召唤的采集蜂的分工,以及这两组蜂通过特殊的舞蹈语言交换信息。舞蹈是在黑暗的蜂巢内与地面垂直的巢脾表面进行的。一与饲料地点有关的舞蹈基本上是两种:圆舞和8字形的摆尾舞,在这两者之间还有过渡的镰刀形(或新月形)舞。 弗里希试验研究用的是原产于欧洲南部多瑞河流域的卡尼鄂拉蜂(简称卡蜂),以下以卡蜂为例说明蜜蜂的舞蹈语言。 圆舞 侦察蜂在离蜂巢约50m以内较近的地方采回花蜜时,它返回巢内在巢脾上同伴中间安静地呆一会,慢慢把采到的花蜜从蜜囊里返吐出来,挂在嘴边,身傍的同伴们用管状喙把它吸走。然后,它在一个地方就跳起圆舞,即兜着小圆圈,迅速而急促地一会儿向左转圆圈,一会儿向右转圆圈。离舞蹈蜂最近的几个同伴也急促地跟在它后面爬,并用触角触到舞蹈蜂的腹部。圆舞的意思是蜂巢附近发现了蜜源,动员它的同伴们出去采集。第一批新参加的采集蜂采了花蜜返回蜂巢后,它们也照样跳起圆舞。蜂体上附着的花蜜里含有的花香气味,对它们也是一种信息。 摆尾舞 蜜蜂如果在离蜂巢100m以上较远的地方采到花蜜时,它返回巢内来到巢脾上吐出花蜜后,就跳起8字形的摆尾舞。这种舞蹈既可以指出蜜源的方向,还能指出离蜂巢的大概距离。 如果蜜源位于太阳的同一方向,它在巢脾表面先向一侧爬半个圆圈,然后头朝上爬一直线,同时左右摆动它的腹部,爬到起点再向另一侧爬半个圆圈。如此返复在一个地点作几次同样的摆尾舞,再爬到另一个地点进行同样的舞蹈。它的同伴就知道,出巢后朝着太阳飞就会找到蜜源。如果蜜源位于与太阳相反的方向,它作摆尾舞时,在直线爬行摆动腹部时头朝下。蜜源位于与太阳同一方向但偏左呈一定角度时,它在直线爬行摆动腹部时,头朝上偏左与一条想像的重力线也呈一定角度。如果蜂箱座北朝南,蜜源位于正南方100m以外,由于地球自转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在一天中随着时间不同而改变。在上午10时,蜜源位于太阳右方的一定角度,这时舞蹈蜂在直线爬行摆动腹部时,头朝上偏右与重力线呈同样的角度;12时,太阳、蜜源与蜂箱呈一条直线,蜜蜂在直线爬行摆动腹部时,头朝上与重力线重合;16时,蜜源、蜂箱与太阳呈90°角时,舞蹈蜂的头向左偏与重力线也呈90°角。 蜜源与蜂巢的距离和舞蹈动作的快慢有直接关系。距离越近,舞蹈过程中转弯越急、爬行越快;距离越远,转弯越缓,动作也慢,直线爬行摆动腹部也越显得稳重。蜜源距离为100m时,在15秒内,蜜蜂舞蹈的直线爬行重复9~10次;若是500m,重复6次;1000m时重复4~5次;5000m时重复2次;达到10000m时,直线爬行,只有1次左右。 声音信息 人们早就熟悉蜜蜂振翅能发出声音,但蜜蜂能否听到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却是长久以来探讨的问题。1927年弗里希指出,“摆尾舞与圆舞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前者在直线移动时尾部摆动很快,同时发出声音。”“蜜蜂听不出靠空气传播的振荡,但感受物体的振动却极灵敏。” 蜜蜂在进行摆尾舞时产生一系列脉冲声音,频率250~300赫兹,每次发音20毫秒,每秒钟30次,声音是翅产生的,人们听不见。追随的蜜蜂以触角接近舞蹈蜂腹部空气振动最强的地方。基尔希纳和林道尔(Kirchner & Lindauer)指出,舞蹈时发出的声音信号有方向信息,或许还能指示距离。 声音通讯是圆舞和摆尾舞共同的要素。蜜蜂检测空气粒子运动的听觉器,最大的可能是触角梗节上的约翰斯通氏器官(Johnston’sorgan)。依斯阔夫(E.K.EcbkoB)认为,位于蜜蜂头部复眼和后头间的毛感觉器是接受由空气传递的声波的感觉器。 机器蜂 1967年温纳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