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三降生命速溶苦丁茶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 论
(一)申请项目概述
(二)项目预期目标1. 总体目标:2. 阶段目标:3. 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苦丁的老叶和嫩芽均是茶药两用,已有两千多年的饮用历史。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煮饮,止渴明目除烦,令人不睡,消痰利水(即利尿),通小肠(即治结肠炎),治淋,止头痛烦热,噙咽(即去痧利喉),清上膈(即清肺)。”现代科学研究进一步证实,苦丁茶冬青具有显著的降压、降脂、清热解毒和利水明目等功效。而早在古代,苦丁叶作为茶叶的加强剂或代用品,就作为向皇帝进贡的佳品。1~3倍,是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途径,以后将大规模扩展。
苦丁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据了解,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直至1994年,大批广东汕头的茶商涌入浙江衢县,收购农民土法采制的苦丁茶干茶,通过汕头港出口到美国等地,利润丰厚。当时,苦丁茶每千克出口价60美元,内销价600元人民币左右,高的达1000--2000元,国内外市场对苦丁茶需求的缺口极大。
苦丁茶原本是南方山区一个野生植物,近几年浙江、四川等省已陆续将其开发出来,从而使其加入了广义上的茶家族之中,使饮茶族又多了一种新的选择。苦丁茶缘何近几年发展态势很好?大致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特有。别的国家没有,特别是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的、欧美国家没有,这就使苦丁茶从开发伊始就具备了一种先天的优势。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一些特有或独有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要强,这是不言而喻的,也是我国农业大力发展的一个重点。二是苦丁茶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茶叶,但其从外形到饮用方法都可归入茶类,这就为其广阔的消费市场提供了一个基础,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是一个饮茶大国,同时也是茶叶出口大国,苦丁茶并不需要启动更多的新观念,只要搭上茶家族这辆大车,便有了销售上一路顺风的基础。三是口感苦、叶色绿。既有别于一般的茶叶,又迎合了消费者败火的需求茶叶加工技术与设备落后。我国茶叶加工厂普遍存在厂房破旧,设备落后,卫生状况差,达不到食品生产的卫生要求。造成一是茶叶卫生质量不能保证,二是茶叶品质很难稳定和提高。产品档次低。我国茶叶生产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薄弱,生产的茶叶基本上是初级产品,深加工产品只占3%左右,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均很低,无法满足国际市场要求。茶叶饮用方式的另一大进步是速溶茶的出现,速溶茶融入了科学的提取方法,将茶叶内质成分提干燥,配以各种果味成为一种即冲即饮的方便饮料。雀巢、立普顿的柠檬茶已遍及全球。也正是在速溶茶的研制过程中人们对茶的理化性质更加清楚。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进行了速溶茶的研究和生产,但由于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差甚远,所以未能得到迅速发展。直至80年代,含茶食品和茶水饮料开始走入中国市场,如茶叶汽水、茶叶糖、茶叶白吧棒冰、茶叶冰淇淋、茶叶口香糖,近年的茶月饼、茶萨其玛,尤其是茶叶饮料的兴起,推动了速溶茶的突飞猛进。目前全球的速溶茶年产量约7万吨,美国为0.72万吨,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约0.25万吨,英国0.102万吨,还有中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均为速溶茶生产大国和产区。美国速溶茶的消费量最多,英国、日本、德国等国近年也均有上升。开展茶叶深加工,使茶叶产品向卫生、保健、方便等高级商品发展,已成为世界茶叶加工的大趋势。目前,国际上已出现了一般农业向医疗农业转化的趋势。它提示,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不仅仅限于维持生命,而是希望藉此改善生活结构,促进健康长寿。在这种趋势下,人们饮茶已不是以前那种单纯的“解渴消遣”,而更多的是全方位从茶叶中获取有益成份,以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据了解,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饮茶已由消耗初级大宗散茶向消耗袋泡茶、速溶茶、保健茶、各种液体方便茶以及茶叶生化成份产品(如茶多酚、茶色素、生物碱)等高级产品方向发展。据统计,目前世界袋泡茶销量占茶叶总销量的65%以上,并且其需求量正以每年5%-10%的速度增长。因此,我们要在茶叶深加工上大力挖掘开发新品。重点应放在目前尚未开发,或开发较薄弱的方面,尤其要抓好市场前景看好的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茶叶的综合利用,使茶叶产品增值在政府指导下,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逐步拓展国外市场;开展对技术员职业道德及职业技能的培训,逐步树立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强化决策机制,使各项决策科学合理,高效实用;加强流通费用的核算,强化财务管理,努力降低经营成本;抓制度创新,增强企业内部驱动力;引进和合理利用人才,逐步实行全员聘用制和竞争上岗制,改革分配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制定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技术指标
感官指标:
外观:黄褐色粉末;
汤色:黄褐色;
滋味:醇和;
溶解性:溶于常温水;
理化指标:
水分:≤5.0%;
茶多酚:≥15.0
文档评论(0)